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高手如林”! 河海大学这个毕业班全班同学100%考研“上岸”

近日,全国研究生考试复试结果陆续公布。今年全国研究生录取率仅为24%左右,被称为“史上最难”。而在河海大学,大禹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班的26名同学全部升学成功。“满格”数据的背后,是一项项“实至名归”。记者了解到,该班同学获“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工图竞赛尺规作图、建模、团队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竞赛奖项18项,国家级奖学金5人,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119人次,校级荣誉称号36人次。

然而,这些数据在高手如林的大禹学院似乎并不稀奇。据悉,大禹学院今年共有117名毕业生,其中104名同学全部成功“上岸”,继续深造率将近90%。5个班级中除港航班全部升学外,工程力学班1人选择就业其余同学也全部升学;25个宿舍中的16个宿舍全员升学。除了升学数量比例超高,升学质量也优异,学生全部进入211工程以上高校。其中超三分之一的同学升入985高校,超五分之一的同学成为直博生。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以“禹神”命名,自带“神一般”的气质。据了解,该学院是河海大学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灵魂、河海特质”的拔尖人才而成立的荣誉学院,包含水利类、工程力学、电气类、计算机类4个培养类别,2022年还将新增跨学科的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学院自2009年首届招生以来,至今已累计培养9届1230名学生。除少量学生选择就业外,攻读硕士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和出国(境)留学的总人数达1023人,9年的整体升学率达83%。

为什么大禹学院培养的学生如此“耀眼”?据学院党委书记李英介绍,“学院厚植于河海百年名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瞄准新工科背景下‘又红又专’的一流人才培养,实施‘大禹先锋’示范引领工程,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引领作用,着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今年学院的毕业生党员全部顺利升学,此前1个本科生党支部入选了“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为了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院“不留死角”地个性化配备“导师”。保送至清华大学的工程力学班楚仕源同学,自2018年入院后就充分享受到了“3+X”导师制的福利。学院不仅给他配置了“3”位常规导师,辅导员负责思想政治引领与生活规划指导、班导师负责学业指导与学术启蒙、专业导师负责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强化创新意识和科研实践能力提升。而且还超配了“X”位个性化“牛师”。高年级风云学长学姐担任“助学导师”提供切实的朋辈帮扶,各类赛事评委专家担任“创训导师”提供精准的创训辅导,行业企业劳模工匠担任“实践导师”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院士专家担任“国际导师”提供全球化能力引导。在这种“连续型、创新型、主导型”的培养模式下,楚仕源获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决赛金奖、银奖,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团体赛一等奖、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个人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6项。

大禹学院对标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以具有“中国灵魂,全球视野,河海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培养立志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的未来行业领军人物。大禹学院院长施建勇介绍到,“学院的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项目,采用了3+1+X的学制,对本硕博三个阶段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实践创新、论文写作进行统一安排。实行‘一进多出’的培养模式,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将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分解到各个培养环节和课程体系,在前三学期进行通识教育和基础强化,鼓励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和原始创新,培养具有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拔尖人才。”

2018级入选本硕博项目的水利水电工程班袁海钰同学,不论是数学分析、几何代数、概率论等基础课,还是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等平台课程,都取得满分或是接近满分的优异成绩。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潘家铮奖学金等9项奖学金,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等10项荣誉称号,获江苏省高等数学竞赛一等奖、周培源力学竞赛优秀奖、江苏省力学竞赛一等奖等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13项;获得包括2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奖项在内的大型科技发明及创新创业类比赛奖7项;参与重点创训项目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SCI及EI论文2篇。同样是2018级的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班王暄宇学生,在校期间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几乎囊括了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获得了张光斗、严恺奖学金,学业优秀、科技创新、精神文明、社会工作、艺术体育等校级奖学金的“大满贯”。

在采取系列创新育人举措的同时,学院还注重优良学风建设,打造了“学·思·静”学风体系,营造出勤奋、上进、诚信、求真、创新的学习氛围。“学”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大禹品牌课堂、知禹讲堂名家分享,强化“知学”氛围;“思”注重淬炼学生的思考明辨和实践能力,以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等竞赛赛事交流分享动员会优化“慎思”品性;“静”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人格魅力,通过“禹你面对面”交流会、辩论赛、优秀集体创建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流域科考等涵养“静行”意志。

据悉,2009年建院至今,大禹学院本科生创新能力训练覆盖率保持100%,学生累计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5项,其中国家级75项、省级36项、校级154项。学生累计1031人次获省级以上学科和科技竞赛奖励736项,申请专利234项。为创新人才培养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通讯员张春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兰倩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