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生活
某大型考研辅导机构预测23考研人会超过520W人,在没有正式报名人数前,这个数据只会让考生焦虑,也会让考研变的内卷起来。一个人努力改变分数,一群人努力改变分数线。如果考研人数真突破500W,那么择校远比努力备考重要了,A、B档操作一定用起来。
冲一冲还是稳一稳
考研初试报名只能报考一所高校,那就面临一个抉择,是冲一冲还是稳一稳?个人认为:冲一冲还是稳一稳并没有固定答案,主要是看个人想法,性格特点和考研动机。
其中考研动机是直接影响考生是冲一冲还是稳一稳。简单来说:如果说就是想着混个学历,那肯定就是稳一稳。如果说有名校情结,想弥补高考的遗憾,那就冲一冲。可能在备考初期,所有考生在打基础时候都是豪情万丈,要是性格坚毅,可能二战、三战都要名校。如果会审时度势、因时制宜那么可能会在临考前改变目标院校。
临考才改变高校,为何不试试A、B档
什么是A、B档?估计没有多少人清楚,毕竟这是本人根据目前考研形势,逐步摸索的一种报考方式,在考研前期会比较费时费力,但是到考研后期绝对会省焦虑。要知道,心理承受弱的考生,后期稍微有风吹草动就会惊慌失措。
简单来说,A、B档就是兼顾冲一冲与稳一稳的择校方式。A档就是冲一冲的名校;B档就是用于稳一稳的普通高校。现阶段是打基础阶段,几乎大部分考生都不认为考研有太高难度,但是等到暑假难度提升,有考生暑假松懈了,等再备考时会发现出差错了,一开始的冲一冲的A档名校目标没有希望了,那就转为B档稳一稳的普通高校。这样可以直接切换,避免暑假后因为难度提升,又需重新择校,干脆烂摆放弃考研的尴尬。
A、B档的2个操作要点,缺一不可
首先,A、B档分好层次后,每一层次高校都不要只选择一所高校。因为距离高校公布招生简章时间还有点久远。在23考研招生简章公布前,谁也不清楚招生是不是有变化,比如:某专业不招生了、专业课大改了、推免名额增多了等等。一旦出现这种问题,考生同层次高校没有提前备选,那么大概率就是滑档了。像中海洋985有年在预报名前不久才通知专业课大改,多少备考考生只能临时选了普高。对于那些备考比较充分,有名校情结的考生而言,滑档就有些浪费了。所以,多个备选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其次,专业课考察范围基本一致,不单是考察书目一样。想要实现同档次、换档次之间无缝衔接,那么这4所高校(A档2所、B档2所)的专业课考察科目应该一样;专业课的考察分为应该基本相关(重点差不多)。因为每所高校的强项不同,专业课才会出现自主命题,就是方便高校招收适合自己学科特色的考生。
有些高校虽然考察科目是一致的,但是考察重点确实完全不一样。所以,考生在操作第二个要点时候,最好看看高校的真题。最起码重点考察范围应该大差不差,要不然想要无缝衔接还是有难度的。
如果在5月中旬前,能够操作好A、B档择校,那么即使后期出现问题也绝对可以从容应对,进可攻、退可守,你还有什么原因不一战成硕呢?
不要想着C档,要有点底线
考研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是事情。如果还有C档保底,可能大部分考生就变成基础选A档、强化变B档,报名时候成C档了。那么要是运气不好,调剂怎么办?
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个人建议考生不要考虑C档,一旦没了目标,那么考研这种枯燥无味的马拉松,将逐步消耗考生的激情。当激情燃烧过后,剩下的只会逆水行舟的让步。有第一次让步就会想着第二次让步,如果把握不好底线,那么无论是考研还是生活都将止步不前。
小生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