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报考需注意! 专业辅导员建议: 数学成绩差的同学, 四个专业请避开

导语:学子们在求学阶段的两大“重量级”考试,一是中考,二是高考。不但决定了未来事业规划和人生的走向,而且还会影响个人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于是不少同学在小学阶段,就已经被家长和老师耳提面命地督导,要把精力花费在学习上,学习是唯一的出路,成绩和排名的重要程度可见一二。

特别是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都在攻克的语、数、英三大主要科目,含金量在各大考试中非常高,不仅是同学们的命门所在,而且陪伴大家的学习岁月足够漫长,不容忽视!

在学习的岁月当中最担心和害怕的是什么?就是偏科!而且多数是以偏科文科和理科两大板块划分。因此在高中阶段,不少学校会实行文理分科制度安排学生分科有指向性地学习,而且高考制度已经改革成为“1+2+3”的新制度,也是让大文大理贯彻下去。

报考需注意!专业辅导员建议: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四个专业请避开

但不管改革制度如何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但是语数英三大主科在高考中的地位是“屹立不倒”的!也就是说,偏科可以偏在副科上面,但语数英平均分需要保证,不然成绩失之毫厘,排名就谬以千里了!

作为高考的三大主科,总分都达到了150分,要保证高考总分能上本科,首要做到的就是三大主科的平均分不能低于110分,水平在120分以上的才有保证可以被一本线的大学录取。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句话体现了数学在三大主科中的重要角色,比起语文和英语两门文科,数学似乎更能成为“得数学者得高考天下”的代表!

除了在高考中有不可取代性之外,数学学科在对大学专业报考和未来工作规划上,也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虽说数学属于理科,学文科的同学在高考后可以尽量避免选到跟数学沾边的专业,不过,“大学数学”还是要学习并且考试通过,才能拿到本科毕业证书的,更别说现在那么多的应届生要考研了,数学也是必考科目之一!

如何在大学期间有效规避数学类理科专业?

作为文科生来说,在大学求学期间,总会希望能不碰理科就不要碰理科了。那么如何填写大学专业才能有效避免过于理科的学习科目呢?除了有明显看出就是理科生天下的专业之外,还有以下这几个,也要文科生们擦亮眼睛看清楚的!

一、金融从业者,所谓的“金领”。

看着电视剧里面的金融从业人员,是不是投去了羡慕的眼光,梦想有一天自己也在甲A级写字楼里面穿着时尚的服饰,跟一帮金融牛人开会工作的场景。但首先要进入这类型的公司或者企业,就需要专业对口——金融管理类专业。除了要准备接受大学四年都是数学和数字的生涯以外,数学技巧和逻辑思维都是该专业同学必不可缺的技能,不然是不能成为“金领”的。

二、社会急需岗位,物理领域专业人士。

为什么明知道物理是理科,还有文科生咬咬牙报考,投入到物理学习的海洋中去呢?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上的需求实在是大,物理领域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好找,而且要想进入到国企和事业单位中,会更具有优势。

二是,尽管物理属于理科中的一门学科,但物理学得好的同学都明白一个道理:数学成绩好物理不一定好,物理学得好也跟数学似乎不大挂钩。于是,就涌现了一帮文科生报考物理专业的现象,然而,高中的理科和大学是不一样的,只要大学选择了物理专业,那么高数和微积分就会让你“怀疑人生”,最终的毕业也有可能变成未知之数!

三、高级的“数学家”之应用数学

以前学数学就想,以后买东西懂得计算就可以了。万没想到数学在应用层面之广是想象不到的,从菜市场买菜付款,到航天火箭发射升空,安全降落都离不开这一门学科的应用,可想而知,这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的可都是职业高级的“数学家”!

四、电脑类技术专业,“耍”电脑的

80年代,人人都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90年代,不少年轻人认为计算机行业是未来的风潮之地,纷纷学习计算机专业;直到现在,还有同学认为电脑类技术专业在之后十年中还将处于上升阶段,毕业后找工作容易,需求度高。但其实这是一门隐藏着数学逻辑和思维的学科,一旦只想着电脑,那么就很容易中招,大学四年都将在“痛苦的高数”中度过。

要学好这门科目,有什么学习方法或经验技巧?

一、数学是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

一理通百理明,数学要学好,系统性的思维需要整合理解,逻辑性的思考方式也要培养和习惯。当明白了数学的奥义之后,学习每一个知识点,都只是数学系统中的一环,养成思考的习惯,逐渐就有个人逻辑的形成了。

二、善于利用任课老师和作业

在不懂的时候及时问老师,大家都懂,但是向老师请教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不是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做到了。除此之外,还有作业和习题,都是能让自己对数学“有手感”的技巧之一,刷题是很必要的。

三、培养细心和耐性的重要性

数字最害怕的是粗心大意,如果解题缺乏耐性,验算缺乏细心,那么数学是很难学好的。这些习惯除了依靠平时的训练培养,别无他法。

今日话题:你对数学学习有个人心得吗?大学报考的专业跟数学有关吗?欢迎分享。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