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亲戚家有个正在读研的弟弟,在与他闲聊的时候谈及到了关于考研的话题。弟弟言语中无不感叹地表示:今年考研复试线相较于往年提升了一大截,此时万分庆幸自己早考了两年,否则能不能实现双非院校本科生,到211大学研究生的逆袭就很难说了。”
确实,随着疫情的逐渐蔓延,海外留学市场呈现萎靡态势,加上国内就业市场形势严峻,更多的应届生要想继续深造,实现人生逆袭,就只能将目光集中在考研这一赛道上。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无论日后想继续考公还是找工作,一个亮眼的研究生学历绝对能为自己的人生简历增添几分光彩。
尤其对于很多二本生来说,考研是实现身份转变的宝贵机会。
考研,一直被同学们视为“翻身”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考研途中,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曲阜师范大学等以考研内卷著称的高校。这些学校的孩子从大一开始就确定了考研的目标,整个大学都在为之奋斗。
因此每年该院校都有几个考入北大清华的学子。可以说,考研在这里被视为咸鱼翻身的“无上宝典”。
细究原因,也是考研确实能带来身份的转变,创造更多的人生机遇。无论在社会交往还是求职考公中,研究生学历所获得的优待一般要多于本科生和专科生。
此外,一般学历提升主要有出国留学和国内考研两个途径,相较于留学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家庭支持,考研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具有绝佳的性价比。因此,考研一直备受同学们的重视。
那么考研上岸就算逆袭成功了吗?事实上,就算考上了国内985高校的研究生,也不意味着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实现人生逆袭,毕竟我们有句老话叫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特别是那些本科院校教学资源没那么丰富的同学,真正到了985院校后才发现,同样是四年大学,“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二本生“逆袭”考入985后,才知道人与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说实话,能够考入985高校的双非院校的孩子,一定是努力且有天赋的。
但是在刚开始研究生生涯时,他们都会不可避免遭受来自于老师或朋辈在学术、能力上的“降维打击”,而这一点刘洋深有体会。
刘洋本来是一名二本生物专业的毕业生,考虑到就业形势困难,所学专业又属于“天坑”学科之一,需要研究生身份加持,所以他在大二下半年就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
然而,当他好不容易经过自己的奋斗,以压线成绩进入一所985院校后,事情发展却没有刘洋想象得那样顺利。
当其他同学熟练运用各种统计、作图软件汇报论文进度、讲解学术论文的时候;当其他同学老练且轻车熟路地组织起班级活动的时候;
当看起来只会学习的同学展现出钢琴八级、芭蕾舞舞姿的时候,刘洋在其中总是显得格外笨拙,这令他十分受挫。
后来好不容易适应了这种生活后,刘洋才感叹表示:入学后才终于懂得,原来考研逆袭也难以抹平“起点”的差距。
本科的“优越”究竟体现在哪里?
不置可否的是,一流本科院校和其他本科院校存在一个无形的壁垒。它们在师资、生源、人脉等各种资源禀赋上都存在极大的差距,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下面三点。
●优秀的师资力量塑造了稳定的基础
首先,院校层次不同,教育部每年所拨给的教育基金也是不同的,因此,各个学校能够拿出来招揽青年骨干和资深院士的款项就也是不同的。
良禽择木而栖,对于人才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院校足够优秀,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优质教师资源,这为应届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耳濡目染之下,论文、实验都能轻松搞定
在很多一流院校,教授们不仅会指导研究生、博士生,同时还会邀请优秀本科生进入团队,参与科研过程。因此,很多985院校的本科生在毕业时就已经熟练论文写作的流程、方法并发表过顶刊论文了。
●优秀的学历背景带来了优异的人脉资源
此外,一个好的平台带给孩子的不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有优质的社会资源。比如在与企业进行联合实训时,各个级别高校所能联系的企业也存在着千差万别。
这些孩子在学校中结识的伙伴、好友、同学和老师,很可能在考研或研究生阶段同样能提供很多帮助,这些人脉资源是双非院校的孩子所不具有的。
小贴士:不适应只是一时的,所有的付出最终都将被温柔以待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产生不适应的情绪在所难免。
我们要调整学习心态,将这作为全新的起点,认清并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奋力追赶。双非院校的学子在研究生期间拿国奖或一路读博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要相信,这世上所有的付出最终都将被温柔以待。
互动话题:你觉得不同层次的本科生之间整体上有差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