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
“听说物理化学生物搞不定的学生,才会去读文。”
你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当初你是怎么选择的?在高三选科时,会有学生觉得文科生都是温文儒雅的一群人,是比较“弱”只会死记硬背,理科生则拥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在学校如此,当步入社会面试时有部门面试官也会这么想。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吗?文科生能否在今年“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一,传2022高考”分数线“有调整,理科线比文科高?考生和家长了解下
理科很多题目都有标准答案,答错就是答错,并没有差不多或者接近答案会酌情给分之说。没有绝对的对错只会出现在文综试卷上,想拿到分很容易,但是想拿满分就很难,这就是文科生的无奈。
以上是只有文科生才知道的痛,但是在局外人眼里,文科分数线总会比理科的高,就像在上年高考放榜时就不难发现,有些省的文科分数线很高,二本也能上到500多分,这就意味着拿着500分的学生在该省也就是大专生水平。
二,该省学生不禁调侃自己“前世是犯了多大的事,今世才会来这里读文科。”
所以可别说文综试卷容易考,文综题不怕零分只怕拿不到高分,所以分数线才会偏高,有些大学不分选科达标了都能录取,但有些大学不会招收文科学生,这样即使再高分也没用,入学名额比理科的少一半。
三,民间议论:今年高考有可能见识到文理待遇“大转变”
以前的高考是文综理综各自一张试卷分开考,现在已经全改了,实行语数英必考,各自单独150分的试卷,学生可在历史和物理中任选一科单独一张试卷,满分100,最后在化生地政中任选2科出一张试卷,也是满分100,这样能更大程度给予学生自由选科的权利,有效减少偏科问题。
四,2021是高考改革第一年,历史物理选择人数基本各占一半。
在上一年刚推动这一政策时,发现选做历史考卷的学生并不占优势,到了选大学填志愿的时候障碍重重,对比做物理考卷的那批学生来看,选择历史的学生明显吃亏。这么一来,2021年历史物理选择人数是五五开,到了今年就变成了大部分学生选择考物理,肉眼可见的差别。
鉴于这种情况,教育部门看在眼里,民间传言称有望在今年见识到文理待遇“大转变”,就是说理科分数线会比文科的高,而且是大幅度提高,这就意味着理科生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了。之前招收理科生的大学占多数,如果把分数达标线拉高一些,很多理科生都会考不上大学。
五,那事情真的会这样发展吗?
可以准确告诉你,不可能。学过物理生物化学的学生都知道,这些科目的答案都是绝对的,并没有“对一半”的说法,因此选择这些科目的学生,逻辑性会更强,也更讲求天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无可厚非,物化生搞不定的学生,才会去读政历地。
有很多学生是逼着自己去选理科,目的就是为了能上大学,但是这样强扭的瓜不甜,辛苦的还是自己,学习进度赶不上其他同学只能转班,这样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六,文理各自的难度不能相提并论,因此分数线高低并不会有所改变。
你能分辨得出哪些同学是真正喜欢政历地,而哪些同学仅仅为了学起来简单一些?有些学生可以看出,但是有些却不一定,因此不要有偏见,不要枉加定论,专心管好自己的学科,而对于社会人士,建议去挖掘文理科生各自的优势去判断人才。
低人一等这个说法很偏颇,读政历地的学生他会比较感性,在某些职位上这样的学生更有资格胜任,因此不同的人才要精准匹配不同的岗位,才会效益最大化,这对于社会良性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七,没有这批感性的学生,这个社会会是怎样的发展?
答案是枯燥的。理科生在数据处理、逻辑思维、举一反三中占优势,但是只有物质上的创造是不行的,这就是一个城市需要文化建设的原因。文化建设进程的有效推动,文科生占了很大功劳。
八,文理结合社会才和谐,高考维持这样就挺好。
文科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上有很多岗位需求,例如文案策划、作家填词人等,一边诗情画意,一边赚钱,何尝不是人生一大乐事;理科生在面试中可以选择技术人员、数控、编程等工作,运筹帷幄享受脑筋急转弯的乐趣。
总结:高考生一定要学会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科目是什么?读什么科目自己会更享受?享受学习很关键,逼着去做的事往往很难成功。站在吃瓜第一线的你,觉得做个文科生好还是理科生好?欢迎大家各抒己见,也可以唠唠关于分数线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