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的档次,历史上发生了很多次的变迁:从很多年前的重点大学到后来的985、211大学,再到最后的双一流。但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985大学这些年来还算是深入人心,因为所有的985大学都跻身双一流层次。那么,高中生想要考上985层次的名牌大学,到底需要优秀到什么程度?
高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越靠前越好。
有些人可能要说,高考成绩达到600分,应该考上985不难。确实很多地区的考生,只要高考成绩稳居600分之上,就很有可能被比较低端的985大学录取,但我觉得与其看考生的具体高考成绩,还不如看考生高考成绩在全省的位次——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有“大小年”,有些年份不用考600分就能上985,那是因为高考试卷的难度比较大,比如某个“数学帝”在某个地区出高考数学卷后。
一本线狂降几十分,985大学的录取线也相应“水沉船低”,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需要600分,就有希望被985大学录取;而有些年份的高考卷子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分度,在难度上比考生平时所考的内容还要容易,高考总分600分以上的如过江之鲫,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一本线会上涨,985大学的录取线也会“水涨船高”,考生可能要考到620分以上才有希望被末流的985大学录取。
985上线率比较低的地区,考生更需要优秀一些。
985大学的录取率,在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在天津、上海、北京等地区,差不多20个考生当中,就有一名考生被985大学录取;而在安徽、河南、贵州等地区,985大学录取率一般维持在1%-2%之间,也就是说,部分地区的考生,能成为985大学的学生,都是百里挑一的超级学霸才行。这就告诉我们,985上线率越低的省市,考生越要努力,因为你没有足够优秀的话,很可能会与985大学失之交臂。
家庭教育越好,考生越容易考上985大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是重视的考生,家庭教育环境越好的孩子,越容易考上985大学。我们必须清楚:从小学开始,哪怕学习天赋再高的孩子,如果在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那么想要成为重点高中重点班的学生,难度是特别大的。孩子的高考成绩,不仅凝聚着孩子的天赋和汗水,还蕴含着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和扶持。
故事分析:
其实除了学生自己努力达到“优秀”,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人没有考虑到,就是家庭和成长环境!一个东部较发达省会城市或地级市的学生所处的平台比一个中部或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城市的学生要高得多,一个父母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也比教育和收入相对较差的家庭可以给孩子的机会也多得多。这个影响既包括小学初中的教学质量、辅导班质量、整个同学群体的影响,也包括家庭对孩子人格、眼界、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等方面的影响。
用我自己举例吧,我外祖父母有包括我妈在内四个女儿两个儿子,我妈和我爸都是东北财经大学本科,我们家住在大连中山区(大连最发达城区),而她的兄弟姐妹都没有走出老家河南安阳,教育程度也都是末流本科甚至中专大专。我从小就是典型的那种城市乖乖女,得到的教育和很多大城市中产家庭一样,爱读书、有理想、勤奋、自尊、尊师重教等等。
我并不算同龄孩子里特别努力的那个,但所处圈子里都是和我背景相仿、同样懂得努力学习的朋友同学,因此没有理由堕落。我上的小学不属于很好的学校,对口初中更差,我爸我妈为此咬牙买了很贵的学区房,送我上了一个水平在中等偏上初中的重点班。高中我考上了城市前二的重点高中,那个环境下你真的不学不行,只要你有自尊心。
我心态一般,高考时考得特别砸,考出我自己三年来最低分,那分数我爸妈看了都上火。可毕竟整体水平高,依然上了top10的985。再看我表兄弟姐妹,处境最好的一个表姐上了河南大学,一个表哥拼了命考了三年“终于”考上了云南民族大学的研究生。而其他几个表弟则挣扎在三本都上不去的困境里,前几天一个表弟的高考结果刚出,河南某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群里还各种恭喜......
真的,那种差距是难以弥合的鸿沟。后天努力当然很重要,但你所处的平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下限。我在我自己成长的环境里,根本无法想象挣扎在本科线上甚至连本科都考不上是种什么体验,二、三本大学的名字我一个都没听说过,我自认为不算很努力甚至考砸了的情况,对于我表兄弟姐妹也是无法企及的高度。
当然我并不是说考上985就是高人一等,考不上就是不优秀,任何人都有自己优秀的领域,未来的路怎么样谁都无法预测,高考也并非绝对。但那种家庭和成长环境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实实在在的,要不然为什么年轻人都要奔向大城市,那就是一个门槛、一个平台,是让你和下一代变得更优秀的基础。
总结语:
我觉得想要考上985大学的考生,至少得成为重点高中尖子班的学生才有更大的希望。当然对于普通高中重点班的学生而言,也有极少数学生考入985大学,不过与重点高中相比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