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父母填的高考志愿, 看了这专业, 感觉毕业要“进厂”?

其实,高考志愿填报,只干了两件事。

一是选择大学;

二是选择专业。

到底哪个更重要?每年都要被拿出来讨论一番,有人认为大学更重要,也有人认为专业更重要。

比如,张雪峰老师,就认为专业更重要,我们不要为了一个所谓的“985”、“211”大学的虚名而选择其“边缘”冷门专业

为此,他也在不遗余力地纠正家长与考生的观点,告诉他们,宁可上档次差一点的大学,也要选择一个好专业。

如果,专业选不好,将来肯定会后悔的。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专业才叫“好专业”呢?

什么专业才是“好”专业?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答案,一般来说,好专业有以下几个指标。

① 好就业的专业

在就业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毕业后找工作是否容易,成了很多家长与考生选择专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考生与家长,都会倾向于选择“好就业”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信息等。

② 工作稳定的专业

最近三年,也让大家切身感受到了“工作稳定”的重要性,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扎堆考公务员的主要原因。

所以,像工作比较稳定的专业,比如师范类专业、医学类专业,以及一些考公务员的热门专业,如财经类、统计学、汉语言文学、法学等专业,报考人数都比较多。

③ 自己喜欢的专业

也许,有些专业不够热门,就业也不够好,但是,你就是很喜欢。

那么,对于你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好专业,毕竟,千金难买我乐意。

但是,现实中的情况是,很多考生并没有特别的喜好,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

乃至于直接将高考志愿填报全权交给了家长代劳,比如,下面这位考生。

父母填的志愿,看这专业,毕业后是要进厂?

下面这位来自吉林省的考生,高考志愿是父母帮着填的,然后,专业也都是父母选的。

对于父母选择的专业,他表示自己都看不懂,好像将来要“进厂”一样。

非常好奇,他的父母都选了哪些专业?

然后,看了这位考生的高考志愿,可以看到专业跨度比较大。

有医学类的临床医学,也有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学,还有工学类的专业。

而工科类专业,基本上都比较传统,像是计算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管理、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等。

不过,看了志愿中专业的排序,可以发现家长并没有想让孩子毕业后“进厂”,他们更倾向于让孩子学会计学、临床医学、财务管理、网络管理专业。

因为,这几个专业是排在最前面的。

而排在后面的几个工科类专业,确实看起来“情况不妙”,都非常有“进厂”的气质,比如,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工程专业,光看名字就知道将来能干啥

因为,这些专业需求量最大的都是一些工厂。

所以说,毕业生大部分都会进厂。

但是,一说到要进厂,很多人会比较排斥,觉得工作环境会比较糟糕。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除了个别机械类的工厂环境比较恶劣外,大部分厂都不是这样的。

比如,像材料类的工厂,还记得自己(本科自动化)毕业时签了一个“铝业制造有限公司”。

说实话,整个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环境也很好,车间也都是“无尘车间”,与想象中的不大一样。

所以说,报考传统工科专业的同学,不要太排斥“进厂”这件事。

相反,个人认为“进厂”有很大优势。

“进厂”工作的优势

有一位毕业生说,自己大学毕业后,做过翻译、做过教培等工作,直到进厂后,才发现这里才是自己的归宿。

上班只做一件事,下班不用再解决乱七八糟的事,也不会有客户来找事儿。

还有一位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说。

“进厂后才现在这里才是我的归宿,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每天都在逢场作戏,各种强制性团建,开销高但工资少,还要对着客户假笑,进厂后才发现,在这里,我解决了我的吃饭问题,甚至还可以回报家人,我认真工作有持续稳定的收入。”

所以说,“进厂”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做到工作与生活完全分离,工作看起来比较单调,但是,单调也有单调的好,可以专心干一件事,不累心

其次,“进厂”工作,至少能够学到一门手艺,都说技不压身,我想,多掌握一门手艺,也就多了一份保障。

有些工种“门槛”非常高,从业者比较少,所以,薪资也会非常高。

最后,“进厂”可不都是“拧螺丝”,很多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也有进厂的,年薪40万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说,“进厂”工作不丢人,很多优势都是其他工作所不具备的。

以上,就是关于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一些建议,当然,高考志愿填报还是希望考生自己亲自来搞定,父母可以帮忙,但是,不能完全替代考生。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