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状元”一词在中国人的基因里,代表着一种巨大的荣耀和美好生活的敲门砖,引得无数人羡慕和追捧。
而在刚刚恢复高考的1977年,这一词也许还代表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期待,是新生活的到来。
而在这一年捧下这顶桂冠的刘学红,成为了1977年高考的第一位女状元,也正向所有人证明了,学习的资格应当被所有人争取,而学习也的确有改变人生的力量。
01 明月何时照我还
高考制度在我国的发展还是经历了一些小波折。
1977年,高考制度又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各行各业沉寂的人们仿佛一瞬间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苏醒了过来,阴霾尽扫,柳暗花明,一齐涌向了高考的考场。
刘学红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走上了高考的考场的。
作为一名知青,在高中结束后的三年里,刘学红一直没能获得进入大学的机会。
可是在她的心中,始终燃烧着理想的火苗,插队是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但刘学红的天赋却不在这里,她人比较瘦小,力气也不大,挣得的工分始终不多,不过刘学红也有自己的办法。
她明白,读书同样也可以报效国家,而且这个方式也更适合她。
刘学红抱着美好的期待,不曾真正地放下过书本,她在田间地头,只要一有时间就翻开书学习,每日的劳作后,她还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温习,来写字。
她很害怕自己会在劳作的生活中忘记了提笔书写的方式,忘记了沉浸在知识中那种欣喜,而大学的校园则会在这种缓慢的消磨中变得越来越遥远。
为此,刘学红的工友们还曾经质疑过她,这有意义吗?大家在每天工作后已经是精疲力竭,脑袋沾到枕头就能立马睡着,哪里还有精力去读书写字呢?
但刘学红相信,这是一场新的考验,唯有有准备的人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迎难而上。世界上多的是她还未来得及触及的新领域,而书本则是延伸个人眼界最好的工具。
一旦放下书本太久,就和太久不劳动的道理是一样的,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也会变得生疏起来。
她除了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外,对待工作也不敢掉以轻心,虽然她体力不行,但她可以从参加一些文艺汇演来同样获取工分,尽管这样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但一旦出现,她都踊跃地参加。
工作和参加各种活动,刘学红都越发积极,她始终朝气蓬勃地面对着生活,也希望能够通过良好的表现来争取到大学的名额,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刘学红相信,如果自己能够进一步的读书,一定能更好地报效国家的栽培。劳作锻造了她的体魄,书本滋养了她的精神,但她无人引导,仍然在学习的途中不得要领。
刘学红越发地期待着能够去上大学,去得到老师的授业解惑,去理解那些精妙而令她向往的知识。
最终,这唯一一个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仍然与她失之交臂。
刘学红依靠推荐上大学的道路彻底失败了。
她感到苦闷和无望,无法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体现在何处,如果仅仅以劳作的效率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那么她注定永远只能够在下游驻足。
刘学红一方面感到自己可以不仅于此,一边又毫无指望地困于单一的价值评价体系中,什么可以衡量她的人生,什么能够让她成为她自己,而不是碌碌无为的普通大众呢?
有大约一年的时间,她只能靠沉浸在劳作的辛苦中,来减轻自己的失落和难过,迷茫地逃避着这无处排遣的痛苦。
殊不知,命运已经向困于水中的她悄悄伸出了救命的那根树枝。
02 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刘学红是幸运的,比起在知青生涯中改变了理想的人,以及那些早已在漫长的劳作中蹉跎到年岁渐长,已经成家立业,难以再放下一切去求学的人,她仍然年轻,尚且没有被劳作消磨掉理想,而希望就已经出现了。
仅仅在她成为知青的两年后,各个大学重新开始了面向全国的招生,高考重新恢复,举国上下有读书梦的知识分子们欣喜若狂。
这一年,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是青年知识分子还是退役士兵,无论年岁几何,只要仍然怀抱着进入大学深造的梦想的人,都加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然而即便竞争如此激烈,每个人的脸上都难见愁苦,而是说不出的激动与快意。所有人等这一天,都已经等得太久了。
一时间,全国上下有570万人报名,国民求学的热情大大超出了国家教育局的预期,连卷子都没有准备充足,在报名人数出来后,庞大的赶考人群,使得教育局不得不连夜加印,才能堪堪赶上考试时间把卷子印完。
卷子上新鲜的油墨香,像是一种新生活的预告,等待着有的人去征服命运,以笔为刀。
刘学红和朋友们向小组长请了一星期的假,来为这场突如其来的考试做准备——不过,没有人会埋怨这场考试的到来打得人措手不及,反而会感慨于它来得太迟太晚了。
每一个人都拿出了自己十二万分的能力和努力,这一次考试的激烈程度,即便是对比今日来说,那也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除了准备时间短且人数众多意外,当年的大学招生人数也不比今日。当年,大学的专业开设和师资力量都较为有限,难以完全吸纳这么多求学的学生。
但是在今天的社会上,许多人都在谈论中国的本科生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以至于在招聘市场上,本科毕业生的身份也没有了那么多的优势。
但在1977年的时候,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已经是万里挑一,在工作市场上各个单位都属于是精英人才,各个公司和单位都求贤若渴。
刘学红毫不意外地加入了这场战斗,困住她的高耸围墙终于破开了一个口,让她看到了冉冉升起的太阳,明天,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看今日,你能否在拥挤的战场中常胜不败,屹立不倒。
此时,刘学红没有搁置太久的读书学习终于派上了用场。
她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考场,坐在桌前拿起笔,万语千言不需多加思索便流淌出她的笔尖,那些愤懑的夜晚和无望的困苦都化成一点明媚的色彩,所有的激动和畅快汇聚成词句,成就了她那篇几近满分的作文。
整整有570万人以笔为刀剑,参加了这一次的高考,只有30万人脱颖而出,录取比例约为29:1,录取人数仅占报名人数的4.8%,刘学红不仅从这惨烈的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更是拔得头筹,成了北京市的女状元。
一切的经历都可以成为刘学红武装自己的铠甲,一切的沉静都是力量积聚爆发的前提。她将自己插队的两年经历写进作文中,字里行间难以抑制喜悦和激动,但也没有抱怨任何遇见的坎坷。
她得以在她所热爱的知识里遨游,恣意挥洒着笔墨,一切的酸甜苦辣都成为她丰富的养料,而开出的蓬勃美丽的花朵就体现在她的语文作文《我在这奋斗的一年里》。
这篇作文一出,在当时博得了改卷老师的青睐,不仅得到了差一分满分的99分高分,更是登上了《人民日报》,展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字的力量来自人的真挚情感,刘学红那些困住她的经历都成了最后成就她的力量。
那篇文章被刊登在人民日报的版面上,它不仅是刘学红呕心沥血的佳作,也不仅是刘学红自己充满兴奋与希望的宣言。
此刻,无论是中国还是刘学红,都将迎来一次崭新的重生。
刘学红凭借优异的成绩,终于得以进入她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新闻系进行更进一步的深造和学习。
多年后的一次会议中,刘学红感慨万千说道:“上大学一直是我们这批人的梦想,以前没有机会。回想那次高考经历,我想,只有用幸运两个字来概括。”
03 一枝梅破腊,万象渐回春
时代的浪潮滚滚前进,在中国恢复高考,刘学红进入北京大学学习的之后岁月里,世界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作为新闻系的学生,刘学红也接触到了更多与国际接轨的知识,见识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互联网迅速发展,将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在网络及其相关建设中稍晚一步,则有可能错失太多的良机。
机遇与挑战并存,新闻系毕业的刘学红也投入到了这样的大势当中。
她毕业后加入了中国青年报,从事大中学生、教师、教育及电脑、网络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工作,密切地关注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就像当年的考试一样,永远为未来也许到来的机遇做着充足的准备。
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期间,刘学红先后创办“教育导刊”、“电脑大屏幕”、“电脑·网络·市场”专刊等周刊。
在电子信息时代横冲直撞地闯进所有人的生活时,她不断开拓着人们的视野,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借此得以窥见时代的浪潮,转而投身于这场伟大的时代奋斗中。
她不敢忘记自己在只有一条独木桥可以行走的时候有多么地无望,而尽心尽力地帮助大学的同学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道路。
对于国家号召大众创业、大学生创业,刘学红也一直在做着相关的讲座和课程的科普,如何把握住机遇,如何在创业途中避免误区,一直是刘学红讲座的主题。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刘学红太明白一代一代的青年要经历怎样的奋斗才能进入大学,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在此之后才是真正的拼搏世界,等待着他们去选择和拼搏。
惜才而爱才,不屈且奋斗。
2000年5月15日,刘学红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网站——中青在线,并担任总经理。
直至前几年,刘学红实现了她年轻时的诺言,在一个更加适合她的岗位上奋斗终身,为国效力,最后光荣退休。
2007年,刘学红将自己当年的高考准考证捐给了博物馆,作为那一段光辉岁月的见证,也作为中国社会重新生机勃发的一个证明。
它预示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同样改变了后来的中国人的命运。百花齐放的社会,生机勃勃的校园,这是刘学红期待的未来,也是高考恢复带来的机遇。
多年过去,高考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增加了招生人数,细分了更多的专业,考试的内容也越来越灵活多变,给了广大学子更多的可能。
时至今日,每年高考之后,有关高考的话题仍会占据那一段时间的互联网话题榜首。
这昭示着,45年后的今天,高考在人们心中依然占据着不平凡的地位,以及在这次特殊的考试中,所寄托的对个人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