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过去五年里,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83所大学撤销, 是什么原因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的专业人士也越来越多,而公共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复杂,一般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但缺乏相应的专门技术,所以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并不大。同时,高校数量多、招生规模大、专业裁减速度慢,这也造成了就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差距与脱节。

在近5年中,83所高校中,有一门名为“公共事业管理学”的专业已经被取消。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对于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实行年度统一登记或核准。上一个是在2022年三月,今年的全国大学总共增加了31个本科专业,但与此同时,有804个专业被取消。事实上,新增或取消专业,往往会被考生和家长归类为热门、冷门专业,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和就业方向。所以,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的以及就业率低的专业,做取消处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高校的专业设置也要与时俱进。

无明确就业方向

一些大学老师在谈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取消的原因时,表示:“主要是因为该专业规模大、内容广但是特点却不突出、主干专业不够突出、核心能力不足、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没有清晰的职业定位,甚至连到哪家企业实习都难以解答”。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大学里,这个专业设置并不能在某一个领域为社会输送专业性人才。因此就会重新考虑,这个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另外,一些专业的设立,并不以专业发展、培养人才为目标,而是背后资本以功利性为导向,利益性专业,代表着不考虑就业和学生的未来。这是对大学学子的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引导学生们学习该专业,却没有明确的就业前景。在某些学校的专业取消后,他们会用这件事推销自己学校别的就业率高的专业。事实上,就业比例较低不并不代表社会不缺该专业人才,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专业水平太低,无法为社会提供更加合格的人才。由此应该引人深思。

政策的推动

在新冠病毒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影响下,智联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0.53,是2020年以来最低的,比全国平均水平1.35要低。智联招聘的相关调查结果也表明,当前科技领域的高科技人才短缺,具有一定的薪资优势。排名靠前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和工程,电子科学和技术的职业,都有可能在高薪的工作岗位上挣到更多的钱。在政策上,《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数字化转型,及时减少、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规划》中还提出,要加强对急需的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的培训,开展专门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工程。强化重点学科建设,制定国家重点扶持的专业目录,积极发展新兴专业。

不能适应社会变化需求

无论怎样,大学的专业设置和取消,都是以其自身发展为基础的。首先要理解,大学与职教院校毕竟不同,其培养的人才应当符合社会的要求,但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不能等同于高就业率。比如,一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可能是因为学校自身的培养能力不够,一些专业则本身属于基础性学科,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研究做准备的,而不完全是为了就业。同样,大学开设新的专业时,只会根据学生的喜好去选择,而忽略了学校的位置和相关的教师,这显然也是武断的。

结语:

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共服务管理仅仅是职业过度化的一个缩影。教育部高等教育处主管人说,2021年度取消的高校设置了804个专业,这些专业中大部分都是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有些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是不能被吸纳的,有些则是供不应求。一些专家认为,取消专业的人数并不奇怪,六年来,除了今年的1853个专业,其它几年都有2000多个,远远超出了取消的数量。随着大学本科招生规模的稳定,取消的专业数量将继续增加。高校要从专业设置上回归现实,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定位等进行专业的设置与调整,令专业结构得到更好的优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