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考研之后再考编”, 听完儿子的规划, 家长: 供到啥时候是头?

年轻人的平均学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的素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对于学生个人以及人口素质的提升,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不过,任何事物都需要从多个角度看待。读大学已经不算是很难的事,为了获得更体面的工作,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参加研究生考试。

不过,读研的成本也是很多普通家庭所顾虑的。跟本科阶段不同,研究生分为专硕、学硕。即使是学硕,每年基本的学费至少也要八九千。专硕的话几万到十几万也不稀奇。

“考研之后再考编”,听完儿子的计划,家长:供到啥时候是头?

公办学校为了让同学们能顺利就读,已经把学费控制在比较低的范围了。但是对于经济条件普通的家庭,其实培养后代的教育成本依然不低。

读大学基本可以说是“标配”,那意味着在子女二十出头之前,家长一直在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上投入。现在读完本科也不算很有竞争力,考研的热度变得很高。

普通家庭的父母其实处在一个有点尴尬的状态中。本科毕业能找到的工作岗位确实相对有限,去招聘会或者企业中看看,就会发现不少本科生跟大专生做着同样的职业。

有些冷门专业的同学,因为难以找到相应的工作,为了有份收入,甚至已经接受去工厂做一线的操作岗位。有位父亲说出了自己纠结的问题。

如果不同意儿子考研,那么意味着他的职业起点会比较低。按照当地的情况,基本就只能在私企找份三四千的工作,而且很不稳定。

如果支持他考研的话,考上以后要花不少学费。对于条件好的家庭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他们而言确实要省吃俭用才能攒出来学费。

听到儿子的规划,家长更是陷入了无奈和迷茫。儿子说“考研之后再考编”,也就是说他在读完研究生以后,还是要花时间去准备别的考试。

家长知道不管考研还是考编制,都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考上的。弄不好研究生毕业后还要花一两年在家备考。想到这,家长直言:供到啥时候是头啊?

面对同样的规划,山东家长的态度却不同

这位老父亲不明白,既然最后还是想考编制,为何不直接报名呢?他开始觉得,孩子是不是只想用备考的方式来避免就业。

听说网上有个词叫“新型啃老”,说的就是这类忙着考研、考编,但迟迟没有上岸的同学。不过,对于男生的规划,有些网友的态度却明显不同,那就是山东的家长。

在山东,好像家长们对于让子女考编制,有着很深的执着。看到他们有考编制的计划,基本都会全力支持。

有家长解释道,“先考研再考编”有着合理性。编制类考试对应届生的名额越来越多,所以往届生的上岸难度明显更大。

很多人考研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毕业时重新获得应届生的身份。只要分数能够上线,哪怕是去并不中意的高校也无所谓。

其次,编制类考试的竞争比以前还要激烈,本科学历已经没有多少优势,除非你是名校毕业。因为考编热度高,一些双一流院校的大学生也开始报考县城的岗位。

在这种形势下,拥有研究生学历确实对于考编上岸有很大价值。这是家长们很难改变的事实,既然想让子女有更体面的工作,继续予以教育投入和生活支持是在所难免的。

客观地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对于一些大学生考研又考编的现象,每个家长都有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我们不能轻易说这类同学一定是在“拖延就业”;但是也不能一味支持。

最主要的是如何客观地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判断他们考研和考编被录取的概率。有些同学明明在本科期间成绩就很一般,大学时除了期末考试,不曾用心学习。

直到求职时发现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才决定考研。倘若真的做到发愤图强,或许能成为“黑马”。但是倘若家长观察发现,考生复习时根本难以集中注意力,还是及早劝他们放弃为好。

还有需要考虑的是,编制考试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中。研究生毕业以后,也不一定代表有优势。先考研还是先考编,需要根据专业、城市等多种因素来判断。

【话题】你身边有没有“考研又考编”的学生呢?

#MCN风帆计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