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图灵奖得主约翰痛批本科教育质量偏低, 国内高校办学的重点搞错了

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在一次公开活动中,痛批了国内高校的办学模式,点出了本科教育质量偏低的要害。翻译后话大意是:国内大学的办学重点是错误的,他们更注重提高学校的声誉,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

图灵奖得主约翰对国内高校现状的痛批,说国内只管荣誉与排名,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这是现实。一些高校非常注重一些虚名,对办学的初衷教书育人,反而成了学校的配角,对本科生管理相对的松散,与国外比较区别很大,欧美高校本科毕业有相当难度的,毕业生质量也是非常高的。

这个话说得非常的明显,就是说高校对教学这块确实抓得不严。国内高校是严进宽出的办学模式,本科生毕业生质量确实不好,部分学生在学校混日子四年,也是可以正常毕业了,四年学到什么知识,基本两手一摊,专业课学什么,真有部分学生说不上来。

在“人民日报”对国内高校的本科生教育现状一次痛批以后,现在的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认真很多了,每年拿不到毕业证的一大把了,反而是普通二本院校的毕业生毕业率要高一点。我自己两个孩子目前在大学读书,现在看学校要求还是相当严格的,混日子想毕业基本没有空间了。想好的同学读书还比较认真,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了,当然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部分老师上课完就找不到人的情况确实存在。

图灵奖得主约翰说的内容大致含义是国内高校走进了一个误区,对学生的培养上做得不够。确实是这样的,大学有两个工作,一项是搞科研,还有一项就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梯队。现在的高校对本科教育,部分老师上课不太认真,很多内容学生听不懂都让自己去解决,上课和点卯差不多,不是进实验室去就是混圈子去了。对于教学质量这块比较的松懈,不过这样的局面其实是在改善的,但是积重难返,一下子思维转变不过来的。

最后结语

图灵奖得主约翰直接点出国内高等教育的缺陷,这是非常好的,个人也非常赞赏这位数学家的直言。国内高校培养人才的效率确实不高,主要原因是学校教学深度不够,不善于通过教学来挖掘有天赋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天赋在走过场的教学中给浪费了。

创新的动力在年轻人身上,黄金时间在35岁以前,早挖掘就能早成才,年龄一大基本都是靠经验的积累,思维活跃性下降,创新能力大幅减弱,我国现在急需就是创新型人才,但是我们的本科教育恰恰是最差的,基础教育反而可以笑傲全球。

图灵奖得主约翰的建议还是很实在的,希望国内高校重视起来,高校需要成果不假,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老师一定要重视教学环节,课后一定要为学生答疑解惑,保持耐心提升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度,只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人才,这才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务虚的事情要做到不做或者少做。

#教育有妙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