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至关重要,常言道:“三分考七分报”,填的有水平,可实现逆袭,学历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低分上名校,实属一大幸事。
众人都觉得捡漏上985是太幸运了,如今,学生愈发理性,看似捡便宜,实则也有弊端,高校热门专业不愁招生,门槛都要被考生踏破了。
能捡漏的专业,基本是冷门专业,或者大类招生,用人单位招聘不会只看学历,还会看专业,这导致冷门专业毕业生,难以实现理想就业,2022高考生已经知晓,宁愿复读也不想去,但是,也有的学生冲着名校光环去了,结果如何呢?看看过来人的经历就明白了。
大一“专业分流”后,女生没被分到热门专业,只好重新规划人生
小张高考成绩中等偏上,算是超常发挥了,高考时,父母花钱找了专门填报志愿的老师,结果比预想的好,她有希望上岸一所华东地区985大学,不过,老师对她说,要做好被大类招生录取的准备。
果不其然,被大类招生录取,她自己和父母都觉得,名校光环很重要,更何况还有一次分流考试,上大学努努力,若被法学专业录取,不就逆袭了。
带着一丝希望,小张去读书了,一个学期,她仍旧迷茫,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专业分流考试结束了。
她就读的是社会科学试验班,300个人的大类,考试结果公布,她排在了200名左右,根据学期绩点,小张无缘法学专业,分流到了行政管理专业,几乎遍地是该专业的毕业生,想要找份好工作,难度不小。
原本以为有了名校光环,努努力读个热门专业,将来岂不是有一个大好前途,没想到落空了,小张也从迷茫中清醒过来,重新考虑未来,打算考研再考公,再苦也都要坚持。
与小张有同样烦恼的学生不少,他们成了应试教育下焦虑的“新高三生”,大一开学就要像高考前期一样努力,做好努力了也不会有理想结果的准备,那么,大类招生是不是只有弊端?答案“未必”。
“大类招生”有利有弊,大学生要尽早做好职业规划
“大类招生”这一教育改革,源自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专业口径过窄的问题,目前,我国137所“双一流”高校中,114所高校有大类招生,近些年招生纷纷“遇冷”,却也有不少学生选择大类招生。
上岸后,有学生后悔了,大一的学习太辛苦,比其他专业学生更迷茫,没分到好专业,更是发愁,对未来感到没有什么希望,早知如此,当初不如复读了,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读,变得越来越佛系。
也有的学生心态比较好,积极向上,名校光环已经有了,专业不是热门,那就准备考编制,或者报考研究生,将来出路也不会差。
大类招生有利有弊,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生的盲从性,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很多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充分,不知道适合学哪一个,大类招生给了学生思考时间,分流后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很适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选择。
提高了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可能专业方面没什么优势,名校光环带来的力量,还是不容忽视,能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拿小张的行政管理专业来说,或许在一线城市毫不起眼,二三线城市就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结合优缺点,学生们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无论怎么选,学生都无需后悔,扬长避短,将优势发挥出来,日后仍旧有逆袭的可能。
名校光环固然有诸多好处,但也要理性选择
通过小张的经历,不难看出,名校光环有诸多好处,却也不是没有缺点,知识经济时代,用人单位既看重学历,还注重能力,大学生占据一种优势,他日多加努力,弥补上另一面的空白,人生路漫长,谁都预料不到以后的样子。
名校光环的弱势学科发展,可能就比不上普通高校的王牌专业,学生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不管结果如何,学生都无需后悔,努力的人生不会差,珍惜时间,不负韶华,提高自己,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不放弃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客观评价自己,通过努力弥补自己的短处,将来的生活也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