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报考被退档? 恐怕是体检出了问题

高考,人生的一场试炼。

为了顺利地度过高考,拿到一个自己较为满意的成绩。不少学子“十年寒窗、苦磨一剑”。从天刚擦亮到日落黄昏,无数的试卷眼前过,无数的凌晨点灯炷。同时,有不少家长更是强忍每天工作的疲倦和琐事的烦忧,用心关注着自家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心理状态。

我们能常常看到那些出“高分秀才”的家庭里,不只孩子“肯学、会学”;家长们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志愿填报、保送政策、高考体检等与孩子未来发展挂钩的信息他们皆了如指掌,不愧是孩子冲击名校路上的最强推力。

纵使注意的再多,每年还是会有一些残酷的案例摆在人们的面前。

大连医科大学2021级视觉传播专业的新生小李,因在校方组织的体检中被查出红绿色盲,而被校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予以劝退。

校方这一操作令刚入学5天的小李同学一脸问号。要知道,在2020年12月的辽宁省美术联考中,色彩分可是小李在三科当中分数最高的一门。此外,也有三甲医院证明小李同学是色弱而非色盲。此时的自己连上课教室的位置还没“摸清”,怎么学校就要劝退自己呢?小李十分地不解。

一时之间,人们对这件事众说纷纭,有猜测医院检查结果错误的;也有猜测小李不了解自身健康状况的......但是,这件事对于当前家里有高考生的家长们来说,无疑是敲响了警钟。

盼星星、盼月亮

盼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却不想,纵使进了大学的门

也不见得孩子能稳扎稳打地把书读上

2022年,河南一理科生超一本线42分,因高考体检被查出心脏病,他所填报的多所大学均未录取。

2016年,贵港市某艺术类学生身高莫名“缩水”,从1.68m变为1.64m,被退档。

2015年,某高分考生以602分的成绩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因视力不达标,被退档。

2014年,某残疾考生高考总分为549分,因体检结果不符合学校专业标准,被退档。

2013年,某南宁考生以581分的高分被录取,却因转氨酶偏高被录取高校退档。

......

可以看出,被退档的学生们并非是由于成绩不达标。甚至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足以被称之为“高分”了。但他们仅仅是因为不了解高考体检录取标准、不了解高考体检的注意事项,便被心仪院校“婉拒”于校门之外......

这一原因与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努力相比,的确足够戏剧。但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面对以上众多真实的事例,各位家长作为孩子冲击名校路上的最强推力,厘清当下高考体检结果对报考专业的影响,才能真正为自家孩子保驾护航!

下面,我们就为各位家长们盘透高考体检与报考专业的具体关系,让高考体检不再成为考生未来发展的“拦路虎”。

哪些疾病是报考专业的“拦路虎”?

要想说清楚我国目前高校专业对相关疾病的限制,我们还是要将视角落在我国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上。

这份《指导意见》中,明确说明了国内各大高校的各专业,在体检结果上对考生们的具体限制。换言之,要想在健康角度厘清孩子能报哪些专业,这份《指导意见》是最为权威的!

《指导意见》主要包含四个部分

一、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

二、专业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

三、“不宜就读”部分专业的疾病;

四、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学科专业、公安、军队等特殊情况的介绍。

(由于不同院校要求不同,本文不作过多地阐述第四部分内容。欲了解详情的家长,请移步目标院校的官网查询具体细则。)

一、学校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

这类考生为身体条件不合格,为《指导意见》中第一部分所列条款,指严重心脏病、心肌病、高血压,重症神经系统疾病,严重血液系统疾病等无法完成学业的疾病及学习不能自理的考生。这部分考生首先应治疗疾病。

不过,每年属于这类情形的考生非常少,体检医院在做出此类结论时也会非常慎重。

其实对于此类考生来说,不少人需要家长陪护照顾病情;或是自身因病不适合参与剧烈运动。哪怕是在入学之后,来自课业的压力或许也将导致他们的病情加重。所以面对这类考生,学校有不录取的选择也是理之自然。

建议: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家中患有以上疾病的考生,家长们应同孩子认真沟通其自身的求学意愿,并在客观结合医院等官方评测机构的体检结果后,先行治疗孩子的现有疾病,待身体素质合格后再参加高校招生。

二、专业可以“不予录取”的疾病

与第一部分不同,这里所涉及的内容是站在“高校专业”的层面,刨析部分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的特殊要求。这一部分的规定可以说是同各个专业的具体性质及未来发展紧密贴合。

如,患有色弱的学生,便无法进入医学、生物、心理学、航海、侦察、化学、材料、农学等对于颜色要求较高的专业内学习;而色盲同色弱相比更为严重,诸如美术、艺术设计、天文、气象等更为需要敏感视觉能力的专业,患有该类疾病的考生更是有可能被目标专业退档......

建议:高考体检结果涉及以上疾病的考生们万不可心存侥幸,“明明得不到,偏偏要尝试”;“眼看要得到,偏偏又失去”的案例已经发生了不少。就像文章开头大连医科大学21届新生小李的案例一样,患有表内疾病的考生们应在高考体检前及时检查,最好获得权威机构的体检报告。这样无论是在体检后的申请复查,还是在入学之后的校内体检中都有所依据、言不失真。

三、“不宜就读”部分专业的疾病

此部分明确说明,学校不能以此部分所涵盖的疾病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也就是说,在报考院校时,此部分涉及到的患病考生相比于一二部分“不予录取”的患病学生,更具相对宽松的录取环境。但!这并非意味着这部分考生能够“彻底地放下心来”。

在此处出现的各类专业,其基本特点或是工作量大、或是活动量大、或是户外野外作业多等情况。诸如有嗅觉迟钝、口吃、步态异常、驼背,面部疤痕、血管瘤、黑色素痣、白癜风的学生,就不宜就读教育学类、公安学类各专业以及外交学、法学、新闻学、音乐表演、表演等专业。

而从学生自己的未来发展来看,就算是相关专业录取考生、考生能够顺利本科毕业;未来,在教师资格证、教师编制、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中,也可能因考生自身身体条件受限而导致落榜。

建议:这样看来,检查出有“第三部分”相关隐患的考生,倒不如在报考心仪专业之前,根据《指导意见》的内容规避“不宜报考”的相关专业,避免“现在笑、未来哭”的状况发生。

此外,残疾考生的家长们应在考前同考生充分沟通,厘清报考专业未来发展放心与孩子身体条件可能出现的矛盾。倘若出现专业“不宜报考”的情况,建议家长积极与校招生办沟通,了解当下录取条件,慎重选报。

“不宜报考”和“不予录取”的区别

从性质来看,“不予录取”具有肯定性;“不宜就读”仅有参考性。

学校不得以《指导》中“不宜就读”的内容为依据,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而考生,则需要参考细则和自身情况,优先考虑能填报的专业。所以,对于“不宜就读”的专业,考生们也是能慎重思考和筛选的。

除了以上我们说的《指导意见》外,家长们还需留意高校对考生身体要求的补充规定。

如,天津理工大学在2018年再四川省理科本科提前批招收的航海技术专业规定“体检参照海事局最新颁布标准执行”。相当于除了《指导意见》之外,还做了其他对考生身体素质的补充规定。

这些充满“个性化”的要求一般会比教育部公布的《指导意见》分类更细,常常也没有较为统一的标准。具体细则还是需要考生和家长在确定心仪院校后“针对性研究”。

体检不合格无法报考心仪专业怎么办?

话说在前面,其实目前没有什么“体检不合格”的说法。通常人们说的“体检不合格”,往往指的是某患病考生不符合心仪专业的报考条件,被判定为不予录取或不宜报考。所以,高考体检并非是一场“考试”,而算是一次“摸查”。

而这个“摸查”的结果只有这四种情况:

考生适合报考相关专业

考生不能被相关专业录取

考生不适宜就读相关专业

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部分考生

No.1 考生适合报考相关专业

这说明考生身体条件非常好。在报考高校专业的过程中,基本不会受到专业限制,一般专业都可以报考。因身体条件被退档的可能性极低。

No.2 考生不能被相关专业录取

根据《指导意见》第一部分的内容,患病考生报考该部分相关专业,学校有很大可能以此为依据“不予录取”,退档的可能性不低。

对于此类考生,我们建议家长在高考体检前,带着孩子去权威医学机构进行针对性检查。不要抱着侥幸心理,严肃对待高考体检。如实根据主检医生给出的“报考专业建议”和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时避开受限专业。

No.3 考生不适宜就读相关专业

根据《指导意见》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内容,相关涉及到的考生因某些疾病或生理缺陷,最好还是避开受限专业的选报。对于符合“不宜就读”条件的学生们来说,慎重选报同样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负责。

No.4 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部分考生

在高考体检过程中,部分考生会由于检前睡眠不足、吃感冒药、饮食荤腥等原因导致体检结果异常。

倘若出现了这类情况,高考体检的工作人员会当场告知考生体检结果并复测。如果复测结果仍显示异常,考生也可在接到《考生体检结果通知单》后的一周内,向所在地县(区)招考办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申请复检哦~

“残疾生”会被判定为体检“不合格”吗?

此外,我们注意到,部分“残疾生”家长很担心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会影响到高考体检结果。请各位放心,实际上在高招投档录取工作中,每位残疾生都是工作人员重点关心的对象。这些学生会在每批次录取时,被工作人员和主场医生单独考量,避免遭受不公正待遇。

同时,“残疾生”与“体检不合格”生本就属于两种状况。

高考体检主要是检查身体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且任何高校(公安、军事院校不在讨论范围内)不得已肢体残疾为由将学生退档。体检未通过的结果同肢体残疾的相关性非常低。残疾本身并不会导致体检不合格的,具体还是要以体检的最终结果为准,请家长们放心。

家长应当如何面对高考体检?

第一,端正态度

在当下院校专业报考的大环境中,重视高考体检、遵循《指导意见》的报考要求,会为不少考生筛掉不合适的报考选择,降低被退档的几率。而且除了我们上文列出来的内容,很多专业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特殊的要求。

比如说,当下部分医学类院校对考生的肝功能检验指标另有要求;涉及教育、外交类的专业,对考生的身高、外貌也会相对重视;若考生想报考艺术绘画类专业,那么其色彩分辨力和视力一定是其报考的基础。

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把自身的态度端正起来,正确地理解和认识高考体检。

孩子凭借“惊艳”的高考成绩,高高兴兴的步入大学校园 ,结果在入学体检中暴露自身隐藏的疾病,被校方查出并劝退;即便没有查出来,也可能会因为一些疾病从而在日后的工作和发展中留下隐患。

十年苦读,一朝白忙,何苦来哉呢?

第二,主动为孩子分担压力

作为学生,踏踏实实的把成绩提上去,作为家长,就要为孩子扫清这些学业之外的障碍。但是很多家长对这些东西不了解、不在意、不重视,甚至有些家长不以为意,觉得这些都是学校应该做的事情,和自己没关系。

虽然因为疾病造成退档是小概率事件,但遇到了,就是100%,为了避免这些事情,提前了解一下,提前做好规划,不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吗?

更何况有些家长还会把这种轻视体检的态度带给自己的孩子,每年都存在不按指引完成检查、不核对体检结论等情况。等结果出来了,指标不对了,孩子没法报考心仪的专业了,这时候家长急了,着急忙慌的去找机构重新体检,结果还不一定好。

所以,家长一定要主动为孩子分担压力,让孩子不要在这些事情上面花费不必要的精力。

第三,做好孩子的心理引导

面对高考体检,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指引者,引导孩子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不能让孩子在体检时有蒙混过关的念头,也不要让孩子逃避体检,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

如果有问题,医生也会及时的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比如有些转氨酶等问题,可能就是因为熬夜、暴饮暴食所导致的临时性波动。

没查出问题,当然是最好的,也是最常见的;查出问题了,也可以早做准备,有隐患不能选择心仪的专业,换一个研究和攻读的方向可能更适合,如果身体有大问题,早查出来早治疗,也比多年之后病情恶化了要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