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一位妈妈哭诉: “如果能重来, 不会再让孩子考研”, 并非考研无用

据统计,2022年考研人数飞增至457万,和去年相比增长近80万考生,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研队伍,无形中加剧了考生之间的竞争。

近些年大学生人数在逐渐增长,今年毕业生人数就超过了千万,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已是常态,导致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十分焦急。

其中有很多毕业生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逐渐将目光转向考研,希望通过提升学历,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毕竟最高学历就是研究生。

在考研队伍中,大部分考生都是希望考研,然后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基本上都是读完硕士就参加工作,但是有个大前提,要能考上研究生再说!

一位妈妈哭诉:“如果能重来,不会再让孩子考研”

如今,考研形势仍在加剧,还是有很多毕业生并没有想清楚考研的意义,却还是选择盲目地跟风报考,最后只能落得陪跑的结果。

一位妈妈在网上哭诉:“如果能重来,不会再让孩子考研!”之所以会这么说,当然不是觉得考研无用,而是对于孩子的做法,这位妈妈很难接受。

这位妈妈的孩子名叫张力,在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读完本科,上中学时成绩就算不上优异,到了大学更是散漫,时不时还逃课被警告,也挂了两科临近毕业才考过。

原本张妈妈还在为孩子毕业后的工作发愁,却在临近离校时接到张力的电话,得知儿子准备考研的消息,张妈妈当时喜出望外,想着自家孩子真的长大了。

至少知道为自己的前程考虑,又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丈夫,没过几天张力就拖着大包小包回家了,到家后直接告诉张妈妈夫妻俩,要在家全身心备考。

随后的日子就是张妈妈每天上班前给孩子做好饭,然后下班后还要赶紧回家照顾备考的儿子,这期间张力还时不时外出聚会,花钱向张妈妈要还大手大脚的。

但是为了儿子考研,这些夫妻俩都忍了,只认为儿子的压力大,适当地放松一下,哪怕张力考研初战失败,连初试都没考过,张妈妈只认为是竞争压力太大。

没有责怪张力,反而鼓励他坚持,不曾想儿子对待备考更加散漫,一次张妈妈提前回家,发现儿子还在睡大觉,早上出门前看到的书根本就没被翻过。

想着考研在即,张妈妈也没说什么,直到张力二战失败,尽管这次通过了初试,到了复试还是没过后,张妈妈猛然意识到儿子说考研,不过是为了躲避就业的借口。

张妈妈这时才愿意面对现实,对于支持孩子考研感到十分后悔,直接让张力放弃考研,外出找工作了,只是已经浪费掉的时间终究是回不来了。

当考研逐渐演变成“新型啃老”,父母还愿意支持吗

就在不知不觉中,考研逐渐演变成新型啃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只好将目光转向考研,然后心安理得地回家备考。

作为家长,任何一个父母都不愿主动承认自家孩子差,看着孩子为了未来的发展而努力,只会感到十分欣慰,却很少愿意出言制止,阻碍孩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同时,家长们也忽略了一直本质问题,父母是最了解自家孩子的人,是不是考研的料每个家长其实都很清楚,只不过家长不愿承认而已。

但是一叶障目的道理家长要清楚,勉强让孩子考研,就是在耽误他们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刚毕业的前两年,是找工作的黄金时期,错失了今后会更加困难。

适合考研的大学生,要具备以下共性

其实,大学生是否适合考研,轻易就能看出来!适合考研的学生要具备的共性一:较强的自制力。学校是不会给学生提供考研的课程,学生备考需要自行完成。

在备考的过程中,单是手机就能造成非常大的考验,手机已然成为当下年轻人不离手的物件,手机握在手里很难不玩,一旦刷起来时间则过得飞快。

共性二:对待学历的执着和专注力,每个学生对学历的重视度大不相同,有的学生本身就不看重学历,并不认为学历的存在比个人能力还要重要,只是盲目跟风报考。

对于自身都不认可的事物,又怎么能投入更多的热情去维护,自然也就很难考上研究生,反之,有的学生格外看重学历,自然在备考期间也会倾尽所有,争取提高一战上岸的概率。

今日话题:考研逐渐演变成“新型啃老”,你赞成这种说法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