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相继公布了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而按照教育部要求,从2024年起,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改为由相关高校从在校生中遴选培养。也就是说,2023年是最后一年从高招环节中选拔。
高水平艺术团的招录方式为什么要作如此大的调整?那些热爱艺术、希望将来从事艺术事业的高考生,该如何选择?来看今天(12月7日)的教育观察。
高水平艺术团是高考特殊类型招生形式之一,招生对象为:艺术团首席表演者或对幼功要求高的相关专业项目的艺术团成员。
招生范围包括:高水平艺术团(如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等)、舞蹈团(如民族舞团、芭蕾舞团、现代舞团等)、戏剧团(如话剧团、戏曲团、曲艺团等)。
招收高水平艺术团,旨在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开展,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承担校园艺术文化普及和对外交流演出任务。与艺考生相比,高水平艺术团在志愿填报、考试形式、录取优惠政策等方面都有显著不同。
南京财经大学甘诺职业生涯发展工作室负责人、法学院副教授甘诺介绍:“艺术生在大学期间学的就是艺术专业。而高水平艺术团进入到大学以后,学生不是艺术生,学的是文、理、工等专业。在过去一定的时期内,高水平艺术团的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比如在那个年代,很多人总是会抱怨高考一锤定音,而招收高水平艺术团,丰富了高校多元化的招生路径。”
近年来,我国的高考招生政策越来越完善,在考试公平、科学选才、监督问责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也日益健全。此时,高水平艺术团在招生过程中的弊端也逐渐凸显。
甘诺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可以降20分录取,所以这里面可能会存在一些招生腐败的现象。同时,高水平艺术团的背后,有一个艺考的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这大大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与此同时,在强化美育教育的大背景下,大中小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艺术类课程越来越丰富。据统计,目前全国有93.2%的高中开设了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普遍提升。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认为:“现在的学生艺术修养、艺术水平都比较高了,组建一个专业的艺术团已经足够了。在这个背景下,已经没有单独在高招环节设这个的必要了。”
近年来,高校进一步深化招生改革,其中就包括对未来艺术类人才要求的回应。另外,也让一些考生和家长把"艺考""降分录取"当做升学敲门砖的想法变得愈发不可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要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艺考,简单来讲就是如果有艺术兴趣的学生,那你可以去选择艺考,如果没有,或者说今后不准备从事艺术职业的学生,就不要想着去走这种‘曲线高考’的道路。”
全国具有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资格的高校共有53所,其中江苏7所,分别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此前,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已率先停止招生。
截至目前,仅有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两所高校公布了2023年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
专家表示,从短期来看,2023年缩招、2024年停招会给身怀"幼功"、中考时通过特长类选拔进入高中校、大学准备攻读非艺术类专业而文化成绩偏弱的考生带来影响,今后,他们只能参加艺术类招生。
对这部分考生,需要中学做好精准指导,协调好他们学习文化课与艺术课之间的时间分配;同时,综合学生的文化成绩和艺术水平,量身定制,帮助他们选报适合自己的院校及专业。
北京十一实验中学音乐教师梁佳宝提醒:“高一、高二的时候,文化课要更努力,把基础一定要打扎实。等到高三上学期,你可以付出更多的时间准备艺考。不能高一、高二只学文化课,艺术课完全放弃。艺术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很高水准的专业,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
而从长远来看,当前艺考改革的目的,不仅在于遏制功利化艺考,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意味着招生录取改革会走向综合评价和多元评价。
熊丙奇说:“不管是中学评价、大学评价,都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评价的公信力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评价最大的难题。从长远来看,还是要推进我们教育评价改革,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评价。”
成功没有捷径,是金子总会发光。不管你是身怀"幼功",还是对艺术感兴趣,希望将来从事艺术行业,这时候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在不落下专业课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只有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顺应高招改革,进入理想的高校。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徐授科 中国教育台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