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考生和家长一直以为“冲稳保”可以实现分数价值最大化,保证“不浪费1分”地录取到好大学和好专业。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实际是不可能的……
一、新高考“冲稳保”能保证录到好大学、好专业吗?不能!
“冲稳保“可保录取,但不保录取质量,大概率不会录取到好大学和好专业。比如,山东考生5万位报考计算机,历史数据显示,他会被专业排名96位或140位的大学录取,这样的大学比如济南大学、山东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你只有按照优中选优的定位思路,直接填上这样的目标大学,才会保证录到好大学和好专业。
当然,由于这些大学都是地方双非层次,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但专业实力差距还是蛮大的。
由于大多数考生家长和志愿填报机构喜欢按照“冲稳保”排定专业志愿顺序,它的自然后果,就是专业排名200位附近的大学“截胡”。
为什么会出现与想象中完全相反的结果呢?
这是因为录取分数不反映大学和专业好坏。
目前公开的录取数据,只有专业录取分数或位次,在缺乏专业知识、不能识别专业好坏的情况下,大多数考生家长只能被动“冲稳保”。
所以,单纯根据分数“冲稳保”填志愿,非常不专业,自然也不会有高质量的录取结果。
二、传统高考或新高考专业组“冲稳保”会保证录到好大学和好专业吗?不能!
笔者在历史观点中,给大家提示过:新高考专业+院校的山东、河北、辽宁和重庆“冲稳保”的最好结果是专业压线录取,也就是表面上的“没有浪费1分”。为什么不建议呢?一是考生以学渣身份入学,起点过低,以后各种竞争中被动;二是大学实力也可能会更糟糕。
这一点,在传统高考的河南、四川、陕西、吉林和新高考专业组的广东、江苏、天津、上海、福建等省份的表现,情况要更悲观一些。
大学和专业组“冲稳保”的录取结果,很可能同时存在3大特征:在大学糟糕、专业学渣的基础上,还要加上一个冷门专业。
因为这些省份以大学或专业组为单位投档,存在专业被调剂的可能,而且在实战中大多数考生走的就是调剂专业。
也就是说,你在冲刺的过程中,大概率是被同档次大学的冷门专业录取了,大学没见得更好,专业却更差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你用来“保”的大学或专业组,哪怕投档线低20-30分,相同专业比如计算机的实力可能比“冲”和“稳”的大学更强!而计算机恰恰是你的第一目标专业!
换句话说:如果你把“保”的大学或专业组,放在第一志愿,会取得最优的录取结果。
其中道理很简单:你参考的这些数据,是往年超过80%不懂志愿填报的考生家长和业余机构“堆”出来的,它是不可靠的,需要进一步修正、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