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今年34岁了,他还坐在校园的教室里备战高考,距离他第一次高考已经过去了13年。
这些年来,他被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吉林大学、广西大学等名校录取过,但他只去过中政法大学校园里逛了一圈,便回广西钦州复读。
究竟是什么让他放弃进入名校读书?一次又一次的重返校园读“高三”呢?
想要走出大山的孩子
唐尚珺生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的公安村,父亲曾经是一位老师,母亲却不识字,他有3位姐姐和1位哥哥,年纪最小的唐尚珺最得父母喜爱,但也最让家里人操心。
在唐尚珺的记忆中,从小到大父亲都在他耳边念叨“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每一个山村里的孩子而言,读书是走出大山唯一的途径。
唐尚珺的父母一辈子扎根在村里,他们一直都很想出去看看,却一直没有能力走出去,唐尚珺的姐姐、哥哥成绩并不算突出,所以,家里把读书的希望放在唐尚珺身上。
唐尚珺也不负众望,从小到大成绩都很优秀,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思县最好的中学。
但因为从来没有学习过英语的原因,唐尚珺最开始没有跟上别人的速度,成绩变为垫底,可唐尚珺不服输,他每天废寝忘食的读英语,终于在初一下学期赶上全班平均英语成绩。
这件事让唐尚珺变得有些自大,他觉得自己天资聪颖,别人学习了几年的英语,他仅用一个学期就赶上来了,加上离开父母的管束,唐尚珺渐渐“飘了”,不爱上学,经常去校外瞎逛玩。
成绩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就会等到多少回报,不用心学习的唐尚珺自食恶果,成绩一落千丈,再次认真看课本时,唐尚珺才发现有很多题不会做。
唐尚珺性子执拗,又有些偏激,他陷入了一个怪圈,碰到不会做的题就在责怪自己,用拳头重重地锤在墙壁上,或者揪头发。
越临近中考,唐尚珺这种情况越严重,他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了,更不要提学习,课本摊开摆在面前一整天,唐尚珺都不会翻一页,整日神情恍惚,不知今夕何夕。
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参加中考?唐尚珺父母无奈下只好带他回家看病、休养,直到第二年才重新参加中考。
可即便在医院治疗,唐尚珺的病情却没有减轻,每到考试前,他总会发病10天左右,医生表示这是神经衰弱导致的,需要静养。
第二年中考来临前,唐尚珺因为系统的复习过两轮知识,怪病也提前发作,这让唐尚珺在第二次中考正常发挥,考上了当地钦州二中。
唐尚珺的病大概是因为考前紧张,他之前对学习并不上心,所以没有大把握在中考里正常发挥才患病,等到了第二年,有了前一年的经验,唐尚珺自然就能正常发挥。
钦州二中是当地最好的高中之一,在当地有一个说法,考上钦州二中,一只脚就进了大学的校门。
唐尚珺受父亲的影响,他从小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去北京上大学。在何汉立拍摄的纪录片《高十》里,他说自己想考中科大,在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里,唐尚珺最想去的学校却是清华。
无论是去哪一所大学,去北京是唐尚珺的理想,也可以说是执念。
高考钉子户
2009年是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父亲特意来上思县接他回家,可唐尚珺一见到父亲就委屈地说道,有很多题不会做。
唐尚珺父亲本身就是一位老师,他一听儿子这样说,心里便有了数,对唐尚珺直言道,“估计你考得不怎么样”。
等高考成绩下来,唐尚珺让姐姐帮他查分,语数外加理综一共372分,刚过三本线。
唐尚珺不愿意去,家里人也觉得唐尚珺没有发挥出真实水平,于是同意让唐尚珺复读,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唐尚珺会一直留在高三,一留就是13年。
2014年,纪录片导演何汉立联系到唐尚珺,询问他愿不愿意接受拍摄,唐尚珺想了想便同意了,他和何汉立也在日常相处中成为了朋友。
《高十》这部纪录片从2014年1月24日开始,钦州二中这天刚放寒假,唐尚珺在教室黑板写下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名字,他对何汉立说自己想考这个学校,但根据极目新闻报道,唐尚珺真正想上的是清华。
此时,要回家过年的唐尚珺银行卡里只剩下900块钱。
由于他是钦州二中招来的高三复读生,按照学校标准,高考分数线超过一本,每个有300元补贴,超出一本线外的分数,1分折换成2.5元。
唐尚珺每个月能从学校领到400元的补贴,但这些钱都被他节省了下来,因为他要拿回家给父母,还要包新年红包发给小孩子。
唐尚珺是背着父母复读的,早在2010年,唐尚珺被一所专科录取,家里人都劝他去读,可唐尚珺却不愿意,他拗不过家里人,便拿着学费和生活费独自跑去报名复读。
如果当年唐尚珺去读专科,那么2014年就是他出来打工的第一年,按照习俗,他要回家给小孩包红包。
为了圆这个谎言,唐尚珺平常都不敢接家里人的电话,他和父母说,自己在南宁一家手机厂做质检员,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手机质量好不好。
唐尚珺父母不懂,姐姐哥哥也不太明白,便让唐尚珺糊弄过去了。
一路辗转奔波,唐尚珺回到了家中,白发苍苍的母亲看见他很开心,唐尚珺问起父亲在哪,母亲说他在砍甘蔗。
唐尚珺父亲种了一大片甘蔗林,这片甘蔗就是唐尚珺读书费的来源。唐尚珺父亲说,“现在唐尚珺出来工作了,这些甘蔗就砍了,以后种树”。
知道真相的何汉立在摄像机后面问唐尚珺父亲,“如果唐尚珺还在读书呢?”
唐尚珺父亲砍下一根甘蔗说,“那就还要继续种”。
一根根甘蔗倒下,这块甘蔗林很快被清理成一片土地,唐尚珺父亲打算买树苗回来种,退耕还林以后就很轻松了。
唐尚珺父亲还打算卖了家里唯一一头老水牛,如今不劳作了,就用不到这头水牛了。
唐尚珺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什么都没说,只是手下的砍刀速度更快了,这个25岁的小伙子埋头干着手里的活,不发一言。
春节之前,唐尚珺和母亲去赶集,在市集上看到了曾经的小学同学黄小谊。
黄小谊和唐尚珺过着“相反”的人生,初中毕业后,黄小谊为了生计曾去广东的电子厂、服装厂打工,到了年纪便回家来相亲,前几年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如今做一些小本生意。
面对何汉立的镜头时,黄小谊爽朗的笑着,她说道,“大学梦只能让小孩去圆了”。
离开后,唐尚珺突然对何汉立说,他有些迷茫,他其实觉得考大学不重要,也不想再复读,甚至有些厌学。
这种负面情绪持续了好几天,唐尚珺在家乡的河边对何汉立讲到,他觉得自己走错路了,方法有很多,他不应该回头那么多,唐尚珺像是感悟到了什么,他说“人还有很多路可以走的”。
可到了正月初七离家前,那个颓废、沮丧、满腹心事的唐尚珺瞬间消失了,唐尚珺背着书包回到学校,斗志昂扬地奋战高考。
查成绩这天,唐尚珺在何汉立的出租屋里坐着,手机里传来冰冷的女声,机械播报唐尚珺的高考成绩,“语文113分,数学116分,英语133分,理综201分”,还加了10分,总分563分,这个分数去不了中科大,也去不了清华。
唐尚珺有些丧气,他填报了西南政法大学便去广东打暑假工。
两个月后,何汉立再次在钦州见到唐尚珺,他在打工时接到了西南政法大学老师的电话,但他拒绝去上学。
何汉立问他为什么,唐尚珺拍了拍胸脯,他还是想要去北京,他说这次高考没有发挥出真实水平,如果能发挥出来,他也认了。
纪录片《高十》的镜头跳跃到了2016年,这一年的唐尚珺考了625分,被中政法录取。
何汉立和他一起回二中拿录取通知书,班主任谆谆善诱,告诉唐尚珺这已经是很好的学校了,进去学习之后,他会变得不一样。
离开前,遇到了语文老师,老师也劝唐尚珺去中政法读书,可唐尚珺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此时他的心并不在学校上,因为他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可能只剩几个月的生命。
噩耗
去医院的路上,唐尚珺都没有露出笑容,他有些埋怨自己,隐瞒家里人6年偷偷复读,如今父亲治疗需要大笔费用,可他一分钱都拿不出。
唐尚珺对何汉立表示,如果自己当初去上了大学,现在拿着两三千的工资,一定有钱能给父亲治病。
为了不给父亲留遗憾,唐尚珺在医院里主动将录取通知书给父亲看。
父亲看着中政法寄来的通知书,没有惊喜也没有被骗的愤怒,粗糙的手指划过通知书,唐尚珺的父亲让他在学校里好好读书。
坐车回到公安村的家中,唐尚珺家是全村仅剩的平房了,老母亲已经直不起腰,她不识字,听见唐尚珺说他考上了中政法,老母亲也不太懂,只能一边一边摸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录取通知书。
唐尚珺母亲让他好好读书,不要想家里的事情,也不要忧心父亲的病,她说“生有时,死有日”,这些都是躲不开的,只是家里已经没能力再供唐尚珺读书了,他只能依靠自己。
唐尚珺哭了,他表示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念书,以后工作再还。
夜幕深深,唐尚珺像是回到了2014年的春节,迷茫、悔恨地对《高十》导演何汉立说,自己错了太多,他还没有能力孝敬父母,还没有能力带父母去看大山外的世界,父母却已经垂垂老矣。
父亲仅剩几个月的生命对于孝敬的唐尚珺来说是惊天噩耗,他对父母保证自己一定会去读中政法大学,毕业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再找一位好姑娘成家。
唐尚珺为了不让父母留下遗憾,他和何汉立商量能否有经费让他们去一趟北京,这笔钱后续会还上。
火车载着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来到了北京,唐尚珺父亲眼含热泪,他说,没想到有生之年真的能来北京一趟,看一眼天安门广场,爬一次长城,还看了唐尚珺未来就读的大学。
《高十》纪录片已经接近尾声,唐尚珺面对镜头说,他小的时候就想考北京的大学,如今终于如愿了。
何汉立也以为唐尚珺的高考之路终结在了这里,可让人没想到的是,9月份开学,唐尚珺来校园里转悠了一圈又回到了广西平果复读。
当何汉立再次联系唐尚珺得知这个消息时,纪录片《高十》历经3年的拍摄已经结束,但唐尚珺的复读之路还没有结束。
如果按照唐尚珺所说,他想去北京读大学,那么他已经成功考入中国政法大学,他又是为了什么重新复读呢?
重新复读
据极目新闻报道显示,在2016年7月,广西平果某中学曾对外发布了高分复读者的奖励措施,如果学生考上了清华北大回来复读奖励60万元,且还会给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提供一次性奖金、免学费、住宿费,额外提供公寓式住房,每个月还有1500的生活补助。
唐尚珺复读后,得到了10万元的奖励。
然而,一边照顾父亲,一边读书,还要分身谈恋爱的唐尚珺在2017年的高考失利了,只考了550分,他索性随便填报志愿,反正也不回去。
到了2018年,唐尚珺再次考到619分,这个分数并没有让他满意,即便他和女友双双被广西大学录取,唐尚珺仍然选择复读,只是他换了一所有更高补助金的学校复读。
这一年,唐尚珺父亲离世。
家里只剩下一位鬓发全白、直不起腰的老母亲,唐尚珺很烦恼,如果去上学就不能照顾母亲,可当时高考内容有创新,唐尚珺以往积累的知识慢慢被淘汰,他要分出更多的精力学习。
就像是《高十》记录的2014年般,唐尚珺的烦恼在即将离家前一刻消失殆尽,他始终放不掉心中的执念,去北京上大学,去中科大,去清华。
2019年的唐尚珺拼尽全力考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645分,但距离中科大和清华仍然有差距,最后重庆大学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唐尚珺没有接。
唐尚珺就像是陷在了高考的井中,数次摸到了水井的边缘,却数次放松仍自己掉落。
2020年,2021年,2022年,唐尚珺都在高考大军里冲锋陷阵。
去年8月,唐尚珺再次进入媒体的视线,大家报道他总会加上“高考钉子户”、“13年高考生”等词语来形容。
唐尚珺在去年被上海交大录取,也获得了广西平果市某中学的8万元助学奖金。但唐尚珺又复读了。
唐尚珺今年34岁了,当年和他一起复读的同学吴善柳早已从清华毕业多年。
吴善柳曾是广西理科状元,有媒体在报道他时,曾猜测他是为了高额的奖金才成为高考钉子户,但都被吴善柳否认了,直言是为了清华才不断复读。
那么唐尚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
现在的唐尚珺已经不愿意再透露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录取学校,何汉立与他喝酒时,曾想旁敲侧击问一问,但唐尚珺都不愿意回答。何汉立笑着说,估计和他酒量一样多。
回想唐尚珺在纪录片《高十》里说的话,他从小就有一个去北京上学的梦想,无论是纪录片里说的中科大,还是媒体报道的清华,这些学校都在北京。
唐尚珺也许自己都没明白现在想要的是什么,他或许对中政法动过心,想要留在这所大学里学习,可父亲危在旦夕,他无法置身事外。
后来,唐尚珺父亲离世,他却依然深陷在高考复读的魔咒中,在同龄人已经成家立业时,他依然在教室里念书。
《高十》中,唐尚珺最喜欢唱Beyond的《海阔天空》,他会弹吉他,手指轻轻一划,熟悉的旋律就流了出来,“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唐尚珺就像这首歌一样,他的努力不被认可,他的理想遥不可及,但谁又能确定,困住他的是北上的理想?还是迈出社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