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锦鲤”并非全靠捡漏, 一考生538分考上人大, 原因值得借鉴

高考生能被哪所大学录取,并不完全取决于考试分数,更多的是取决于高考志愿填报策略。

高考选拔的不止是有学习能力的学生,还有会审时度势,利用现有的教育政策,以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参加考试的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以前和高考生和家长强调高考填报志愿很重要时,总有家长表示质疑,觉得成绩才是高考的关键,否则分数不够再会报考也是枉然。自从唐尚珺以594分的成绩无缘本科,538分考生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各位考生和家长才表示心服口服。

一考生538分考上人大,原因值得借鉴

能以绝对高的成绩,被心仪的目标院校录取自然是人间理想,可是绝大多数考生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考不出接近满分的成绩,只能寄希望于别浪费了自己辛辛苦苦考出来的分数,能压线被录取很好,要是能捡漏以较低的分数上名校那便是祖坟冒青烟了。

今年各所高校的专业冷热度两极分化,热门专业提档分数线暴涨二三十分,冷门专业甚至征集志愿都完不成招生计划,也给了不少低分考生捡漏的机会。

军校和警校今年成了热门,高考大省山东有一位考生竟然以448分的成绩捡漏被山东警察学院录取。高考录取分数最卷的浙江省,一位考生以508分,考上一线大城市的一本院校。广西还有一位499分难度考生,被复旦大学医学院录取。

最值得关注的是江西一位538分,被中国人民大学理科实验班录取的考生。虽说他不是所有捡漏考生里分数最低的,也不是专业最热门的,但是能以这个成绩被仅次于清北的高校录取,也是三生有幸。

若单纯是为了捡漏上名校报考冷门专业,倒也不是特别令人羡慕,这位考生是凭借国家专项计划成功逆袭的。要知道该教育政策是专门为偏远地区的考生准备的,可惜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关注过,也错过了这个逆袭的机会。

三分考七分报,“高考锦鲤”并非全靠捡漏

为了维护高考的公平性,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录取政策,确保在某个学科天赋过人的考生,能通过保送或自主招生的形式进入心仪的高校。还有些学生不是自己能力不够,而是受教育环境限制,没有大城市学生那些学习资料,导致成绩受限,这才有了国家专项计划。

只要考生满足在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的地区范围内,满足户口和学籍等要求,即可报考。纵观今年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考入名牌大学生的考生中,还有518分被北京交大录取的,相比于594分还没有大学可念的唐尚珺,简直天差地别。

以往大家总觉得成为高考锦鲤主要是凭幸运值,仔细了解每位高考锦鲤背后的故事就会明白,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可能他们考试成绩并不突出,但是他们对高考政策分析得很透彻,对各所高校和专业也有独到的见解,这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捡漏的报考方案。

有的考生查分后就直接选择复读放弃报志愿了,而那些不到最后一刻不轻言失败,心理素质过硬的考生,反而迎来了转机,他们也是凭实力上岸的,一样值得肯定。

低分捡漏上名牌大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前几年报到高考捡漏生时,大家还是羡慕声一片,今年就有网友表示担忧,觉得高考成绩相差近100分的考生,即使有机会进入名牌大学读书,可能也会跟不上学习进度而挂科,最后连毕业证明都拿不到。

还有学生是因为选择服从调剂,被冷门专业捡漏录取,虽然毕业证签发学校很好,但是专业排名靠后,冷门专业就业需求本来就少,名校生也会毕业即失业。

实际上任何一种努力都不应该被轻视,过来人可以提醒高考捡漏生入学后需要注意避雷的问题,而不是带有色眼镜忽视他们后天的努力。可能他们刚入学的时候会有些不适应,甚至有些自卑,但是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未必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有些学生是爱一行学一行,有些则是学一行爱一行。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基础教育不同,要生动有趣的多,学生要是能理论结合实际,会有很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未必高考成绩高的学生,未来一定发展的好,可能甩开短板学科后,捡漏生反而更游刃有余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