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考之前的竞争模式,只是单线作战,只要分数高就能决定一切;那么大学以后绝对不能再这样单一化的想法。
从填志愿的时候开始,选择就对我们后续人生发挥着巨大影响。很多同学都意识到要挑个好专业,或者说适合自己的。
但无奈的是,填完志愿不代表稳赢;如果分数刚好没占优势,很可能被调到别的专业。国内高校的调剂有多离谱,相信不必多说。
有时甚至文理都可以跨越,没有考虑被录取的考生以后将面对什么。但如果你报考的是以下这些院校,还有很多转机。
换专业难度系数低的几所高校,不满意别急着复读
其实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进入大学以后想改变专业,是很不简单的。因为多数院校既限制人数,也限制能力。条件非常苛刻。但以下高校相对宽松些,对转专业比较友好。
先说说层次较高的一类,有清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比如上届国科大的环境专业,本来录取人数就不多,才14名。
他们却全都换成别的专业了。或许学习环境,真的已经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吧,被比喻成“四个天坑”之一。学霸也不想踩坑,因为名校也难以挽救就业率。
浙江大学很放得开,大一到大三,学生们可以有3次换专业机会。但专业学分绩点,要在系里的前50%才行。有记过处分的同学取消申请资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老牌985院校,这方面也宽松些。例如民族大学,限制艺考生、保送生和国防生不得改变专业。
但其余普通大学生,只要原专业的成绩及格,便能获得2次变更专业的申请机会。这绝对是很人性化的。当然,其中热门专业肯定限制人数,不然对原班学生不公平。
再谈谈层次没那么高的学校吧。天津师范大学,多数专业要求转出比例不超过15%即可。但成绩要达到前10%才行。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无论绩点什么水平都能申请。如果想换到另一个不是很热门的方向,比较容易。涉及到许多同学共同想拿到有限的新专业入门资格,那就要比谁更优秀。
校友表示,差不多跟高考时的平行志愿相似。所以,如果你想换专业,首先尽量把原专业的考试认真对待,别到时挤不进去才后悔。热门方向肯定竞争多。
北京科技大学,在211层次里属于条件较宽松的。每年基本都有三百名左右的学生成功切换。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下学期能申报。可贵的是对转出人数不设限。
为什么对大多数同学,换专业那么难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允许换专业,不代表能成功换专业。宽松只是相对而言。在大多数院校里的高校生,想顺利改变专业,绝对是很难的事。
首先,高校设置的名额就非常有限。像上述那样比例不限或者比例较高的情况,一般的学校不会许可。换成另一个视角,要是那么轻松,对考上好专业的同学太不公平。
太宽松未必是好事,而很多学校规定,申请换的专业,当年录取分数线不可低于原专业。这样来说是更公平的。
其次,大多数高校会要求学生必须拿出“诚意”,成绩名列前茅才有资格选择换别的院系。这是许多同学很难做到的,自己不擅长、不感兴趣的学科,没办法考高分。
再次,实话说,有些层次很普通的院校,这方面或许考察学生背景,比分数更关键。有人可以牵无声息地换到别的班,其他同学却没有门路。
调剂方式能不能靠谱些,降低复读概率
每年高考后,总有一些原本成绩很好的考生,因为专业太离谱而不得不复读。比如有位女生,明明报的是计算机,可调剂到旅游管理。
分数不够,难道不能调到其他录取标准低的工科专业吗,竟然转去学文,还是文科里就业比较差的类型。要是二本或者专科可能无所谓了,人家600来分当然不甘心。
希望高校在调剂时,可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利益。对学校而言,谁读哪个专业都是个招生名额而已。但对大学生来说,这是可能耽误一生的问题。
还有人考上北大,被调剂到护理专业。真是哭笑不得。有位教授曾直言,现在大学里不少专业已经跟不上时代。为招满人而保持,对考生并不友好。但愿以后上面能重视起来。
【话题】你身边的学生有没有顺利换专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