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考研”与“高考”, 甜蜜与酸涩的双重体验, 让学生又爱又恨

在人生的无数个重要节点中,高考和考研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这两场大考,一场是青春的洗礼,一场是生涯的进阶,它们在学生的生命中刻画出无数的情感和体验。

这两场考试可以说都能够改变学生的命运,“考试”作为应试教育的产物,分数、名次决定学生能否上岸,若能够顺利上岸,学生的未来将会充满无限可能。

当然,“考研”和“高考”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看看这几条,尤其是第二条简直太形象了,看后既心酸又好笑。

“考研”与“高考”,甜蜜与酸涩的双重体验,让学生又爱又恨

高考和考研虽然都是大规模的学术性考试,但它们在性质上有显著的区别。高考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全面知识和基本技能,其背后承载的是从高中升入大学的选拔过程。而考研则更注重对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考察,这标志着从大学阶段走向研究生阶段的转变。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在备考过程中,两者的差异也显而易见。高考时期,高考生尚且年轻,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知充满好奇。全身心地投入复习,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识,对未来满怀期待。

考研则更像是一场孤独的战斗,大学生不仅要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研究生竞争。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必须学会独立思考、自我驱动,这是高考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条,高考是一场全社会的“大合唱”,高考生身处其中,感受到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温暖。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社会,都在为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然而,考研则更像是一场独角戏,大学生必须独自面对所有的压力和挑战,这种孤独有时会让人感到心酸。

第三条,考研的道路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和机遇。考研的过程也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过程。学生需要学会管理时间、调整心态、解决问题,这些都是未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同时,通过考研,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总结来说,高考和考研虽然都是人生中的重要考试,无论哪一场,它们都是学生人生旅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值得学生用心去体验和珍藏。

高考和考研两场考试,填报志愿都是关键

有句话说的好“三分考七分报”,选择哪个大学比较好呢?是不是只有985、211高校才是最好的选择?究竟怎么做,才能让高考和考研上岸更容易?

首先,学生应明确一个概念,即“上岸”。在这里,“上岸”指的是考生成功被心仪的大学录取。而这与大学的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分数线以及个人能力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全国共有39所985大学,116所211大学。近些年,高考生人数突破了1100万,考研党的人数预计要超过500万,名校有限,招生名额有限,填报志愿究竟要怎么选择大学?2024高考生和考研党,你们需要了解选择大学要考虑的因素。

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一般来说,学校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是影响录取难度的关键因素。一些知名度高、学科实力雄厚的985、211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每年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因此分数线较高,竞争也更为激烈。

学科实力:大学的学科实力直接影响其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对于想要深造的考生,学科实力强劲的大学自然更具吸引力。

地区因素:报考时,考生也会考虑到目标大学的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大城市的资源更为丰富,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大学通常更受考生欢迎。

此外,高考生和考研党,根绝这几点,相对容易判断出,哪些大学比较容易“上岸”。学校知名度较低:一些位于非发达地区或较为偏远的大学,由于地理位置等劣势,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因此录取难度相对较低。

学科实力一般:部分大学的学科实力虽然不突出,但仍有其独特的优势学科,考生在报考时可以选择这些具有一定实力但知名度不高的大学。

有政策支持:部分大学会得到当地机关单位或企业等机构的政策支持,这些支持可以降低考生的录取难度。

总结:

总的来说,选择考研的大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但只要考生能够理性看待排名、了解招生政策、全方位了解大学并明确自身定位,就一定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考研目标。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即将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