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级

急躁型人格

最近在读李笑来老师的《自学是门手艺》,是以讲python编程学习为基础,来证明自学确实是一门技艺。可以通过自学改变生活,学习一切新的技能。书中也讲到编程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过去不识字就会被称作文盲,现代社会不懂计算机编程知识也可以称作文盲了。别人一个简单函数解决的问题,自己却只能不停地复制粘贴。累就不说了,效率低下确实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笑来老师也讲到了英语知识的学习。从他阅读英语书籍方面的经验来看,较之中文世界,英文讲解会更加注重逻辑、知识,不存在中文世界的一些暗讽或者弯弯绕,对知识的吸收能更为直接。从而引出使用英语的重要性,并且讲出一个关键真相,这么多年学习英语不成功的原因在于:没有注重英语的使用。对于我简直醍醐灌顶,不光是英语,还有学习的各个方面,对知识的注意点单纯只放在“学”上。似乎从来不重视“用”,过去的生活一想到英语,就是再背背单词,再学学语法,再听听老师讲课。这从根本上就忽略了一个关键方法“用”。说到底,英语的学习其实很简单,拿一本自己感兴趣的英文书,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多攻克几本英文原著,英语也早就不是问题了。过去多年的学习都只注重“学”,未来呢,我想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用”上。

当然本书谈完自学的重要性后,就开始讲编程知识了。慢慢发现,有看不懂的符号出现,一种近乎本能的急躁心理就开始浮现了。这种心情像往常一样,拦路虎般地横挡在自己学习的路上,越看越急躁、越看越浮躁,加之再往后一拉,还有很多很多看不懂的知识。然后,就放弃了。

很可能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下定决心要学会编程吧!但这种急躁的感觉,很有唤醒功能,让我的潜意识在告诉自己,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自己学生生涯的思维习惯就是这样的,遇到看不懂的概念,就会产生急躁的情绪,急躁的情绪影响自己学习的信心,感觉到太难就转向别的学习路径,就像被困难打倒一样,这更是一种逃避。这种情绪在工作中也有迹可循,面对一项新接到的任务,总是想迫不及待地完成,不考虑完成的质量。也不想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完成任务,一头扎进去,只想着完成。如果遇到有难度完成不了的任务,也会产生焦虑心理。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出色的完成工作,而且因工作速度较快,还会收到更多的工作任务,陷入简单机械工作的死循环。甚至,在急躁快速的工作中极容易出现错误,做工作虽然不能害怕出错,但总是出错,实际上展示了自身工作能力的不足。慢就是快,简直就是生活的艺术。

从更大的方面来讲,我觉得社会氛围就是这样。人人都梦想着一夜暴富,都在寻找着能够获取快收益的方式,开一家店第二天就想着能不能马上盈利;写一本书就在想着能不能马上出版,走上成名之路。无数的短视频一划而过,信息传播速率极快,各种生活的差异摆在我们面前。一夜爆火,直播间礼物一晚就可以挣到一辆劳斯莱斯,这样的神话不断在上演。仿佛在告诉我们普通人的机会就在互联网,快来吧!做一个吃播账号,粉丝达到100多万,一年下来,包括广告、视频收益就能够达到80万元。当然能做到这样粉丝量级的账号是不容易的。但各种成功信息的汇总,都呈现到一个普通人面前,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别人学一些较为容易接受的技能,就能广受大家喜爱,提供社会价值。为什么这么复杂、枯燥、难以接受的知识,我要坚持付出艰辛去学习呢?除非是真的感兴趣,不然有其他轻松的选择,谁会自找苦吃呢。

不如就从简单开始做吧,这种潜意识里的“拦路虎”又怎么能打败呢?先从简单的创作开始,相信时间的力量。另一个事实也应该注意到,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统计,中国人在出生时的寿命预期,从1960年的47.73岁增长到了2016年的76.25岁,56年的增幅达到74%。现如今出生的孩子,平均寿命达到100岁已经不成问题了。我们很多家庭孩子的时间节奏,是跟着父母走的,父母很早结婚的家庭孩子也会较早结婚。但事实是,随着寿命的增长,我们更多应该放下焦虑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另一个事实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信息发展的速率爆炸式增长。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从事了跟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职业,这很大程度说明了教育机构与世界发展脱钩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了。寿命变长了,发展变快了,我们只要乘着时间的快车,做长期简单积极的事情,就可以不断驶向美好的未来。

生活没有终极解决方案,只有去践行,学以促用,用以促学。就像生物的进化一样,学习使人进化,如果停止进化,那就变成了猴子。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要多学习,持续进化,起码走过一段路后,我们可以拍着胸脯说,现在我们是大猩猩了,哈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