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追光记|答案仅供参考

文/董光强

上学时,想必在考完试之后,最不乐意看到的就是答案略或者答案仅供参考。

长大以后,我们才更加明白,高考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你一生的唯一因素。写作文时,我们可以按照“总分总”“正反案例”“递进式”等进行论述,可人生中的诸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我们进一步辩证思考和躬身验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是今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的作文。

古有“七步成诗”,现可谓“七秒”便可成文。有人用AI软件迅速生产出一篇“像模像样”的美文,而在笔者看来,创作是现实生活的回响,像这样的AI速成品、大模型快餐难免缺乏灵魂,更难以传达真情实感。有时候,不需要那么多辞藻华丽的“科技与狠活”,真诚永远是必杀技,前段时间“浙江宣传”公众号在两周岁生日之际发布的《依然并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引发强烈共鸣,便是很好的例证。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AI应用愈加成熟、千行百业“多点开花”,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我们的“问题与答案”。从互联网“搜索时代”到“一端速览天下事”,从“算法推荐”再到如今的“智媒生产”,技术在不断颠覆重构,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海量信息,我们要保持定力,平衡好人工智能与人类创造力的关系。

“AI热”背后,确实需要一些冷思考。面对忙碌的工作,很多岗位需要AI辅助,但人工智能并不是万能的。作为人类发展史的工具,我们要大胆拥抱、积极驾驭新技术,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扬长避短,把握好度,绝不能过度依赖,甚至成为技术的“附庸”;不能试图通过技术走“捷径”,而忽视了潜心研究、夯实基础。人工智能的“答案”可以参考,但是科技要便捷更要“边界”,越发展越需要我们“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唐朝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其实,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不问、不懂装懂,在“遇事常问AI”的现状下,需要思考的就是你是否还有追问的敏感性和刨根问底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高考不仅仅是对学习能力、应试能力的考察,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用思辨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正如这道作文题,我们不能贸然去直接定义“人工智能”是“敌”是“友”,生活中的很多答案也并非“非黑即白”,遇事还是要回归理性,多元思考。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提出“好问题”,这是激发创新、推动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有“问题”,才会有主见、有判断;有思考,才不至于在慌忙中“匆匆交卷”。

在最后一门科目考试现场合上笔盖的那一刻,回想难忘的高中岁月,学会思考,就是最好的答案,今后的日子里要一切向前看,保持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去奔赴下一场山海,去开拓未知领域、解答未知之谜、抵达未知之境。

至于各种试题答案分析和此文,仅供参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