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菏泽成武: 文亭湖畔书声琅 用“笨力气”创造“小县城办大教育”的奇迹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7月27日讯 (记者 王丹玉 王一雷) 高空俯瞰成武北部城区,遍布城区的学校教学楼宽敞大气,塑胶运动场在阳光下格外惹眼。近年来,成武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完成了“大班额”化解任务、推进学前教育提升等一系列重点工程,让学校应建尽建、孩子应上尽上、教师应招尽招、待遇应保尽保,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黄金地段建学校 用“笨力气”创造“小县城办大教育”的奇迹

时间倒回2017年,成武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一个选择:放弃每所学校几千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在北部城区的核心地带、紧邻文亭湖公园的黄金地段投资15亿余元建设义务教育学校。2017年10月6日, 成武县举行重点教育工程开工仪式,总投资1.2亿元的郜城第一实验小学、郜城第二实验小学同步开工建设。

成武县教体局局长助理、教研室主任史德胜介绍,2017年以来,新一届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成武的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历史性的变化。“狠抓学校建设,近三年来,成武共投入资金20余亿,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217所、城区中小学17所,彻底改变了落后的办学条件,完全消除了大班额,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的美好愿景。”

山东省成武第一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田长生告诉记者:“学校自2017年搬到新址以来,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有很大的进步。硬件方面,教学楼先进,设备先进,教室内,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此外,学校还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纾解心理问题。教育教学方面,实行导师育人制,对学生教学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进步。此外,学校还取得了很多的荣誉,2021年获得了‘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最好的位置、最舒服的房,留给全县‘读书郎’。”这是近年来成武百姓口口相传的一句顺口溜,其背后是全县城乡学校建设的巨大变化。无论城区还是农村,学校都成了位置醒目、建筑漂亮、配套设施完善的地方,成武人民从教育大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对教育的满意率不断提升。

深入实施课程改革 打造教育均衡发展“升级版”

在郜城第二实验小学劳动实践基地,瓜果蔬菜长势喜人。据了解,这里的菜地实行班级承包制,每个班级负责一块“责任田”的种植和管护。从翻土到播种,期间浇水、拔草一直到收获,学生全过程参与其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喜悦。

成武县郜城第二实验小学以党建引领队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成长。“除了国家课程以外,学校创新开展了一些校本课程,比如说全校的孩子,现在人人可以打武术,个个能够吹奏口风琴。”成武县郜城第二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马敏静说:“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以劳动为契手,注重学生的劳动实践,把学校的每一处责任田分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种植自己管理,从而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和热爱劳动的精神。”

与其毗邻的郜城第一实验小学,该校把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作为教学改革切入点,倡导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讲授新课,分析每一个新的知识点,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城区新建学校如此,在地处偏远的田集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也始终走在前列。田集镇中心小学自主研发了“畅读中国书”等20多门校本课程,还引进推广“先学后教”教学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2019年,该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成武县教体局局长助理、教研室主任史德胜介绍,“近年来,我们深入实施课程改革,打破传统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抓培训、建队伍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围绕教育内涵发展,成武在县域内整体均衡办学条件、均衡师资力量、均衡教育机会、均衡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一支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教师队伍,构筑教育发展的生力军,师资水平明显提升。严格落实乡村教师补贴,不断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成武县教体局局长助理、教研室主任史德胜说:“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狠抓队伍建设。近三年来,成武共向社会招聘优秀毕业生1100余名,充实到教学一线;同时面向全县教职工,公开选聘中小学校长,优化了校长结构。狠抓教学质量,随着投入的增加和办学管理的规范,也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认可度、幸福感,得到了显著增强。在2020年全市教育满意度调查中,成武荣获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均衡的教育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未来,成武县将不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更新教育发展理念,汇聚师生正能量,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确保“读书郎”学有优教,“一个也不能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