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学医地域性你不懂

学医地域性这件事情本质上跟两个事情有关系,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就是师承或者叫渊源。这里面又得分两个维度谈。一个就是常规情况下各个省份都有自己的当地的医科大学,其实他担负的职能就是为本省培养医疗行业的人才通道的,本省户籍,如果未来还打算本省就业的情况下,在本省求学,在你的履历这个硬件之外是多了一份人情,或者说同门情谊,在这个地方会显现的。

因为你会发现,时间越往前倒,本地的基层也好,顶级医院也好,这些如日中天的医疗行业大佬,他们当年的出身八成都来自于我们本地的这所医科大学,这种同门情谊会存在,就会产生价值,这是第一点。

第二个关键点就是在医疗这个行业里,本科都只是入门级,硕士已经成为常态化的这个现状下,学医就一定会奔着最低要读个研究生去。所以当学历需求变高了,从原来的通识教育回归到了一个专业教育,本科讲的是基础全能,培养的是一个所谓的全科医生,只有到研究生阶段才会开始聚焦,开始带着你用三年的时间,类似于师带徒的形式,把你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专科医生。

这个阶段真正意义上跟老师开始有这种师承关系了,有师徒情谊了,那所以在这里边所谓的地域性就会在这个时候真正的显现出来,就是因为你跟这个老师,你为他打工,为他服务,为他助力了三年,老师又反过来培养了你三年,在这三年里面可以发生很多事情,朝夕相处这么多长时间,在真正的教学、言传身教和求学帮扶之外,一定会有一些溢价,或者叫感情层面的这种价值存在。所以这件事情它就会延伸出来一个新的加分项,就是老师的对你的帮扶程度和他对你的关照程度。

那老师到底在你未来的道路上能帮你多少?其实简单的总结在两个关键点上,一个是老师本身的社会影响力和他的实力,第二个就是他的整个履历求学的路径,或者再简单点讲就是它所在的地域,在哪个地方求学,在哪个地方就业,他的影响力和圈子、人脉关系积累在什么地方,它就会未来给你带来有价值的东西。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专科学生学医有没有地域性?基本没有!因为你想去的单位你的学历都去不了,要你的地方人家根本不关心你是从哪来的;

如果你只是一个本科学历的医学生,拿着一个本科的文凭要去求职的时候他会有地域性没有?就是举个例子,你是安徽的学生,放着安徽医科大学不读,读了一个重庆医的本科回安徽就业,这件事情只能说,没什么优势;因为作为安徽当地的整个职场来讲,大家在大家心目中对于安徽医科大的认识程度一定大过于对重庆医科大,那在这个之外还有一个收获就是你也获得了远比你在重庆医科大更有价值的人脉关系。

因为在安徽医科大求学的这一届学生里, 80% 的都是安徽户籍的学生,这群人未来都将会成为整个安徽省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或者叫中坚力量;

那如果你是一个硕士学历,请记住它,它是整个学医地域性这个话题里关联度最高的阶段。

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在这个阶段,很多事情除了硬件之外开始发挥作用,甚至如果你的导师的段位够高,行政职务够牛,而医院的各方面条件够刚刚好合适,甚至你的去留是完全可以有他一个人说了算的。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这三年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哪怕这个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是一个极度现实的社会,是一个极度物质的社会,这个事它也必然是存在的。

我们就往下延展,说一说博士这个阶段,博士是我们整个国内教育的全日制教育的天花板,它的地域性有还是没有?我个人觉得他可以说他有,也可以说他没有,所谓的有,就是沿着上面讲的那个话题,博士这个阶段的地域性会比硕士这个阶段的地域性的表现更极致,更强烈,但是,前提是你是要想往金字塔尖走的。

但是今天的现实问题是,一般但凡能够招博士的博导所在的单位恰恰,是不会招收博士学历的学生的,因为博士学历不够。因此如果你想去金字塔尖去生存,那么你就还要在这个路线上再往下发展,那么地域性就在这个时候就一定是至关重要,因为越往上就开始分派系、分山头,真正开始分圈子的时候。

但是博士阶段除了极致的地域性之外它还有一个另外一个极端,就是它完全可以忽略和无视所谓的学医的地域性的问题。因为你只要降位打击,会发现,当你一门心思想留在京城,百门不入的时候,回过头离开京城换一个省份头部的医院里,你拿一个博士学位去敲门,大抵也是敲得动的,甚至一定程度上搞不好还能给拿一把安家费,还能按人才引进把你给纳入麾下。那你说在这个阶段,他愿意花 100 万把你收进去的时候,他还会关心你是哪来的吗?他还会关心你是师出名师,师出何人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什么学历,学的是什么方向,拿出什么样的成果,有什么样的paper,做出什么样的成绩。

所以总结,以上就是我想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学医地域性的这个事情的真正的底层逻辑,大家不要再去道听途说或者断章取义,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预期的选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