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清华强基“微调”, 北大强基“剧变”, 竞赛生何去何从?

清华北大终于公布了2021年强基计划招简,清华相比往年有些许调整,北大变化更为“剧烈”。

一、清华稳中有调

清华的小调整主要集中在选考科目要求、笔试科目、入围人数等方面。

1. 选考科目调整,实际影响有限

2020年,清华对于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要求为

理科基础组:物理或化学

通用基础组:不限

而在2021年的招简中,选考科目有了更细致的要求。

理科类选考要求分为三类:物理、物理和化学、物理或化学

文科类选考要求分为两类:历史、不限。

选科看似有很多调整,但预计实际影响有限,近些年清华理科都是数+理化,文科都是数+文史。所以有意向报考清华的考生都会提前准备,对部分组合的同学能报考的专业会有一定影响,整体影响不会很大。

2. “素养考察”,既深又广

学科探究分为文理两类,文科考察人文素养,理科考察科学素养,均是在笔试环节进行的。

“素养考察”意味着考察范围将非常宽泛,不仅横向,也有纵向。因此对于考生的知识广度和宽度会有更高要求,这对于长期学习某科竞赛/钻研某些领域的同学无疑是件好事。

具体能多好,就要看“素养考察题”的分值占比了。

3.入围人数5→6倍

与北大一样,清华入围人数也是从5倍增长到6倍。但由于清华北大处于顶尖位置,预计这项政策带来的入围名次下降不会很多。

4.明确各考试环节考察重点

相比于2020年,今年清华在考核部分做了很多扩充,总的来说就是与高考相衔接的能力,在高考成绩中已经体现出来了,校测更看重志向、兴趣、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等。

这对于考生们来说,能让备考工作更有方向。

二、北大“剧变”

北大的调整相比于清华及其他院校,明显“剧烈”得多。相信也打了不少学校、老师、考生及家长一个措手不及。

对于选科调整,入围人数增加,录取部分的表述我们不再赘述,这几个方面与往年基本没变化或者变化很小。

变化极大的是笔试科目,即考试科目统一调整为语文+数学。下面我们从这一点,来探讨此番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1.笔试科目调整背后的两种可能性

前几年高考改革进行之时,大学内已有讨论,也提出了不少问题,比如考生不符合专业基础要求,导致教学进度跟不上、大学补高中基础等。由此可见院系对于学生基础学科能力是有自己要求的,而鉴定考生是不是符合要求的最直接办法,就是笔试。

然而,如今北大强基笔试科目不包含物理、化学,也许有以下两种可能性:

可能性一:

选考科目符合要求、高考分数能够入围,其学科水平必然符合要求,因此无需额外测试其相关学科能力。

举个例子:

考生A和考生B为同省考生,均成功报名了北大强基力学类专业,并入围。如果两人综合成绩和高考成绩均相等,那就要看谁语文数学考得好了。

不过这样的考核方式筛选出来的考生,学院是否接受呢?

可能性二:

理科学院不准备从强基计划中招生

众所周知,清华北大每年都会开设各类活动来提前筛选学生,比如夏令营,金秋营,冬令营,下省招生,举办考试,竞赛复赛决赛招生等等,每年会给出成百上千的约来提前锁定看好的学生。

对于北大来说,其理科学院竞赛生的占比一直很高,尤其是物院化院等,每年大概70%-90%的考生是具有竞赛背景,手握各种认定,最终成功入学北大。纯凭借裸考,没有任何竞赛背景、奖项而入学的考生凤毛麟角。

综上所述,签约的竞赛生是其理科学院的主要生源,而强基时代签的约又分为保送和赋分的,其中赋分的一部分考生又与破格考生有重叠。

最终

保送生各种免试;

破格与赋分的,成绩过了入围线,笔试赋分。

这样一来,似乎考什么科目一点也不重要了。

果真如此的话,提前获得签约就成为了能否入学北大理科院系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很多人以为高三才是比拼的时候,殊不知录取名额早在前几年就分出去了。

至于考试科目的调整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只有北大知道了。

2.清华或成最大赢家

竞赛生,一直是清华北大争抢的对象。

然而此次北大放弃理化考察,改为考察数学语文,无疑开创了另一条道路。

在北大的“神助攻”之下,对于广大未签约,未破格的高水平竞赛生来说,何为最优选择呢?

对于竞赛生来说,理化竞赛知识就是其最大优势。去北大和其他考生拼数学语文,无异于以己之短,搏人之长。

相信不少同学、家长也是这么想的。

清华在强基计划上下了大精力,也投入了巨量资源。对于同学们来说无疑也是一个优选。

总结

今年北大政策的确变动很突然,让不少人都措手不及。同时,北大的变动也给广大竞赛生们指明道路:

或许,今年的清华才是他们的归宿。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