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考研复试调剂工作已经进入尾声,研招网的调剂系统也即将在月底关闭。其中,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复试、拟录取工作,收到了自己心仪学校的拟录取通知书,等待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活。
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我们:研究生生活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导师,选导师成为了不少学生心中的一个难题。既不想遇上一个只会PUA大法的“无良导师”,更不希望碰上一个“全天放养”自己的“佛系导师”,能选上一个与自己“契合度”很高的老师实属不易。
但实际上,研究生导师大多也都经历过学生时代,并非都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严厉和不近人情。相反,有些“神仙导师”相当的“可爱”!
读研期间的”神仙导师“
学生发朋友圈:科研一片坦途,毕业指日可待!导师:你这不好说
学生发朋友圈给自己“打鸡血”,表示自己对未来的科研道路充满信心,毕业也将指日可待,没想到被老师看见了,顺便评论了一句:你这不好说!实在是伤害性不强,但侮辱性极大呀。
和导师一起日常骂街吐槽
没想到导师也会日常吐槽骂街!对学校的管理表示不满,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发泄,没想到学生竟然让导师去吐槽,不过房贷压力实在太大了,导师也不敢去当“烈士”!
导师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吐槽面试的博士生水平有多么差,可能很多老师都在背后吐槽过吧。
导师:没有对象怪读博?
这位同学因为临近毕业找不到工作向老师抱怨,老师出于关心问他要不要继续读博。不过,读博是不可能读博的,相信很多同学最终的目标都不是读博。这位同学也是直接拒绝了,并声称:读博更难找对象,没想到老师竟然回答:没有对象怪读博?
导师是“夸夸群”群主
研究生导师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很严厉的,没想到这位导师真的很“温柔”,面对学生的求助永远都是先鼓励学生,认可自己的学生而不是过分打压。
导师:我可以一直当你的“夸夸群”群主吗?不得不说,这样的老师真的很可爱。
导师是我”老板“?
读研期间如果能够遇上这样的导师,也算得上是“一大幸事”。毕竟能够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少之又少,很多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非常陌生,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敌对关系”。
这种趋势在近几年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明显,渐渐地,人们喜欢将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比作为“打工仔”和“大老板”的关系。笔者觉得这种关系更多的存在于一些理工科,人文社科似乎很少听到这种说法。
当然,这种说法也暗示了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存在的一种“压榨”与“被压榨”的内部关系。从这一方面来讲,“老板”这个词似乎与当下的教育系统格格不入,因为其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教书育人的本质。这一点也是当下研究生教育被诟病的重点!
在教育“市场化”的大环境之下,部分导师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将主要精力都用在开公司、做自己的横向课题方面,很少能够真正关注培养自己的学生,更不用说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迫于毕业的压力有时候不得不成为老师的“工具人”,雇佣关系似乎要比师生关系更加深刻。
但在国内的大环境下,笔者认为“老师”也好,“老板”也罢,只有考上了才有资格去评论,更重要的是“毕业为大”!
导师更”青睐“哪几类学生
那么哪几类学生更受老师青睐呢?
1.品德好,为人做事踏实靠谱
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一般来说,导师通常都有一定的行政事务压力和教学压力,平常都会比较忙,一些和课题组有关的事情,导师通常无暇顾及,这时候,老师一般会将一些和课题有关的任务分发下去,一些平常做事比较踏实认真的同学往往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
2.真心热爱科研,不三心二意
在很多人看来,科研非常的枯燥无趣,大多人只是为了毕业迫不得已要去完成,真正热爱科研的人其实很少。所以说,导师也会更加青睐专心做科研的学生,这类学生通常能够耐得住寂寞,愿意为科研付出更多的时间,而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
3.基础好,有能力、有潜力
试问哪个导师不喜欢“天赋型”选手呢?这类同学往往知识基础好、学习能力强,同时又具有创新潜力,能够提出很多新颖的观点,也比较容易在科研上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