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知乎热议: 超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 这说明什么?

一则“超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的新闻在知乎上火了。

据称,北京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2019年校本部共有2822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其中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49.79%,去国有企业的占27.14%。也就是说超过75%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

知乎热议:超四分之三的北大毕业生进入体制,这说明什么?

虽然热心网友多方数据论证,说明这些所谓的名校生进入的体制不局限于公职类工作。包括很多国企、银行、事业单位、公务员等,再者签订三方协议的数据也不那么完全准确,但越来越多名校生进入公职类体制的现象和趋势成了不争的事实。哪这又能说明说明呢?

企业的不良示范,让毕业生都退避三尺

很多大企业虽然头顶高薪但也避免不了996的加班,甚至一度传出企业高喊”996是福报"的口号,虽然996工作制和劳动法规定的“5天8小时”工作制背道而驰,迫于巨大的社会生存压力,和越来越难找的工作,大多数私营企业的就业者,只能选择忍受。而让职场人恐惧的不是无止境的加班,还有35岁的中年危机,这让广大就业者面临失业和再次择业的问题,这样的私营企业就业环境,毕业生不可能不有回避的心理。

创业环境恶劣

在后疫时代,经济环境还在复苏创业可以说的上是举步维艰,社会上的现有的创业企业经营环境都非常的不好,疫情时期很多小企业已经关门倒闭,能够生存下来的大企业,手头上能够使用到的资金也非常的紧张,有创业想法的毕业生也不得不先“择良木而栖”,养精蓄锐,等到环境好了以后,再开始自己的创业尝试。

毕业生参加公职类考试的政策倾斜

近年来公职类考试,尤其是事业单位考试政策向应届毕业生倾斜,并且从最新教育部的通知,这一趋势会继续延续,拿今年广东事业单位统考,全部职位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报考平均竞争比仅有15:1,这竞争压力换到广东其他的事编公职类考试上很少能遇到,(并且广东的应届生是含毕业后择业期两年类)所以很多同学还有机会!!

体制类的优势

今年的疫情可以说从价值观层面深刻诠释了稳定的重要性,也影响毕业生走向的关键一年。但更重要的是体制内各方面保障非常到位一是五险一金,公职人员医保报销比例高,企业职工医保报销往往只有50%左右,而大部分公职类可以达到70%以上。

二是重大意外有保障,如果在私企,一旦遇上重疾,职业生涯基本就断了,在体制内却有高标准医保、基本工资等多重保障,治愈后还能回岗位继续工作。

三是无失业风险,今年动荡的社会局面,很多打工人不得不面对“失业、降薪”等问题,但在体制内这一问题丝毫不需要担心了。

四是幸福感强,享受双休、节假日,也能按时上下班,生活规律,有自己的社交圈,除工作外有自己的生活时间。

体制越早进入越容易提升

在一个岗位上只有早起步,前期积累的经验和人际关系的优势到后期才会越发明显,并且年轻人发展空间也会更大大,有体力时间等待机会。心思单一,学习能力强能较快接受和适应体制的运行规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