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伯乐之相善兮,今谁使乎誉之?罔流涕以聊虑兮,惟著意而得之。”对于一个人来说能力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有懂得赏识自己才华的人,实际上这世间有很多才子都因为遇到知音才有了通往成功的钥匙,古时伯牙和子期就是这样,而现代臧克家与闻一多也是如此。
似乎对于很多家长而言,高考就是孩子人生的唯一出路,而这些年来高考也不断受人诟病。甚至还有人声称要取消高考,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希望也有人鼓吹:高考无用。而为了佐证他们的话,还有人抬杠说买菜也用不上函数。
但实际上只有经历高考才知道这一条出路应该算是性价比最高的一次改变命运的方式。在网络繁荣发达的今天,也有一些人曾传称钱钟书数学仅考15分,但也被清华大学录取,还有人说吴晗数学打了0分,但也被北大录取。
但实际上这些消息都经过了层层包装,钱钟书数学确实仅考了15分,但是他的国文与英文却拿到了满分。而且在被录取的共计 174位考生中,钱钟书排在第57名,因此对钱钟书的录取本就没有悬念。
而吴晗也是如此,他数学0分,但国文和英文确实拿到了满分,也就是用长板大大弥补了短板。而这也给很多数学成绩不好的考生带来了希望,让他们相信即便是偏科,但也有出路。然而除了这些名人,还有一位考生数学直接交白卷,但语文作文也只写了28分,可是却被校长直接拍板录取,那么这样看似荒唐的事件背后又有怎样的特殊经历呢?
这个被大学校长破格录取的人就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臧克家自幼出生于一个书生气浓厚的家庭中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臧克家几乎对各种名师有着深厚的感悟,而且这也极大激发了他内心对诗歌的喜爱,同时这,也为他成为现代著名诗人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得益于家庭氛围的熏陶和日复一日的努力,臧克家不管是思想还是文笔都远远超出同龄人,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出现,那就是臧克家实在偏科严重。其实关于偏科到底重不重要,一直以来各路人士也争议颇大,其偏科意味着一门科目尤为优秀,但也有及其短板之处。即使在一些不在意偏科的人看来偏科恰巧证明这个学生在某一领域有着独到之处,而对于藏克家来说,偏科或许也不是什么坏事。
在1930年时,那时候25岁的臧克家计划报考国立青岛大学,然而在这场考试中臧克家创造了一个奇迹。当时他任性地将数学考卷交上了白卷得了一个零分,除此外他的语文作文也仅写了28个,可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成功录取了,那么臧克家是如何创造这样的考试奇迹的呢?
臧克家在他仅有28个字的语文作文中写到“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你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也就是这简短的一首诗却打动了当时的阅卷人,而这个阅卷人也赫赫有名,他就是闻一多。
闻一多在看了臧克家的试卷后表示大受震撼,而且他认为臧克家在诗中所体现的内涵和思想在当时完全是一种超前的存在,因此这也让臧克家成功被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录取,同时闻一多也成为臧克家人生的启蒙导师。
一年后得益于闻一多的帮助,臧克家成功转入中学,系成为闻一多的学生,受了老师的点拨后,臧克家的文学水平更上一层楼,在1933年时,他出版了自己人生的首篇诗集《烙印》。
虽然说臧克家能够用28个字的现代诗打动阅卷老师是他的本领,但是不得不说臧克家能有后来的成功。也得益于当时闻一多的知遇之恩,如果换做是其他人或许只会在这28个字的诗中判上一个叉。其实闻一多与臧克家的渊源也被当作子期和伯牙的现代版。对于闻一多而言,臧克家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而对于藏克家来说,闻一多却是一生难遇的恩师。
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各种通信设备并不发达,所以臧克家这样的做法很有可能让他的才华埋没,或许沦为普通人也不足为奇。但好在现在互联网通信发达,只要是有才华总有可能得到别人的赏识,或许这也是我们生在这个时代的幸运之处。
结语
虽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把高考看作人生唯一的出路过于狭隘,毕竟比起高考,人生还有很多考验和挑战,但对于一些人来说,也正是因为有高考这样一个公平的升学制度才能让很多资历背景平庸的人通过努力实现梦想,也能够让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寻找通往高楼的天梯。
参考资料:《九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