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2021高考情报局]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分三类 设立“四位一体”资助体系

新华网北京5月27日电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历经百余年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主任白菲做客新华网“2021高考情报局”系列访谈,介绍学校2021年招生类别与新增专业等情况。

招生专业分三类

白菲介绍,中国农业大学招生专业第一类是传统农业相关专业,包含学校大部分授予农学学位的专业,如A+学科涉及的招生专业: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植物保护等,这类专业占学校招生专业大约四分之一。虽然属于传统农业相关专业,但也需要与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结合,进行升级改造。

第二类是通用型专业,可用于农业,也可用于其他学科。如A+学科农业工程,对应的招生专业,包含了农业工程类、电子信息类、水利类等专业,这类专业在教学内容、就业方向等方面与其他综合类院校没有任何区别。

第三类是由农业衍生出的专业,如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等,是现在热门、绿色、发展势态好的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学生入学后前两年进行通识教育,在大二结束时,结合学生个人意愿以及教学资源进行专业分流,学生可以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四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专业,进行专业学习。

新增两个生物育种“强基计划”专业

农业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育种就是农业的“芯片”。中国农业大学在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两个生物育种“强基计划”专业,具体按照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育种)和动物科学(动物育种)招生。这两个专业依托的一级学科都是A+学科。研究生阶段都可以在相近领域探索交叉培养。

新增三个普通专业

白菲介绍,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专业布局,新增三个普通招生专业,包括两个新农科专业:中兽医学和兽医公共卫生,这两个专业和动物医学在同一大类下招生;一个新文科专业:社会政策专业,此专业将和社会学按照同一大类招生。三个专业各具特色,例如兽医公共卫生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动物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毕业后除了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治疗、还可以在动物出入境的检验检疫、食品卫生、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中外合作项目得到进一步提升

白菲介绍,学校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引进来,一种是走出去。“引进来”是指引入国外先进教学模式,本科阶段主要指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今年首次招生的中国农业大学与康纳尔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包含两个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该项目采用4+0培养模式,即:学生本科就读4年期间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双方共同认定的课程。本项目设置独立的课程体系,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会采用全英文授课,部分引进课程由康奈尔大学的教授来华讲授,专业核心课程占比约为50%。当学生达到项目的全部本科学位要求后,可同时获得康奈尔大学理学学士学位,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工学学士学位。此外,中国农业大学还和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两所学校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走出去”在学校本科阶段指的是面向普通学生搭建的四类国际交流平台。一是联合培养项目,2004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和十几所国际著名大学在学分互认的前提下,联合培养本科生。入选学生完成2-3年的学习后,进入培养项目学校继续学习,达到培养要求可同时申请中国农业大学和国外相应大学的学位。二是交换生项目,这是针对二三年级学生进行的短期交流。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日本等国家的数所学校签订有合作协议,每年选派二、三年级本科生到国外的合作学校进行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交换学习。三是国家公派项目,面向应届毕业生,本科结束之后可申请通过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继续学习,获批之后能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四是国际暑期实习项目,学生在暑假赴国(境)外合作学校或机构进行三个月以内交流实习,其中部分项目可获得本校学分。

设立“四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白菲表示,在2019年-2020年,中国农业大学发放本科奖助学金共计约2428.29万元,其中奖励金额1584.54万元。校、院共评选奖学金62项,获奖学生6717人次。学校保证任何一个同学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退学。

学校已经建立了经济资助、学业资助、就业资助、精神资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其内涵分别是:统筹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经济手段保障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改善学生学习条件、提高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合理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引导受助生培养自立自强、知恩感恩互助共享的优良品质,促使他们养成健全人格。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