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日益深入,需培养足够多、足够高素质的涉东盟法律人才。作为16门法学核心课程之一的《国际经济法学》,是与这种人才培养需求关系最密切的课程之一,有必要精准改革该课程,以因应现实需要。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进一步厘清《国际经济法学》课程内容,减少相关课程内容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减轻教与学负担。编写完善面向东盟的课程补充性教材,直击中国—东盟自贸区范围内的常见国际经济法实务问题。
二是探索实践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融合贯通,侧重利用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竞赛、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等高层次国际法常规英语赛事,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又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三是充分挖掘不同教学手段的优势,在善用传统线下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国际经济法学》网络微课建设,在课程导入、知识讲解、实践教学、考核点评等阶段,整合线上教学手段的优势,将前沿典型国际经济法案例,尤其是涉东盟案例等优秀资源引入课程教学,尝试翻转课堂,增强课程吸引力、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教与学效率。(魏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