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高考中考倒计时, 我给各位家长提一点建议, 信不信由你

距离2021年高考中考已经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学生们寒窗苦读,终于要迎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抉择了。

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千军万马竞过独木桥中不被淘汰,取得成功。在这最后的关键时刻,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孩子,可谓是临阵冲刺,分秒必争。

好多家长给孩子鼓劲,三年都熬过来了,都苦过来了,这头都磕了,就剩作个揖了,再坚持一二十天,再苦上一二十天,再累上一二十天,考试结束,就万事大吉、脱离苦海了。

总而言之,高考中考倒计时这段时间,学生们更苦,家长们更急。

昨天听到一位老师给毕业班学生训话,把这最后阶段的冲刺比作套袋苹果“上色”,几年的寒窗苦读,就好比苹果生长,毕业前已经成熟定型,最后这段时间就好比去了套袋上色一样,作用仍然很大。

这个比喻很是形象,不过我对最后的冲刺还有我自己的看法。

的确,学生经过几年的拼搏,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提升基本定型。虽然最后的冲刺阶段可以上上色,就如同俗话所说的那样,临时磨刀三分快。

临阵磨刀、最后冲刺的作用有多大,谁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我觉得依靠临时磨刀也能快三分的想法和做法是不恰当的。

我以我孩子当年参加中考为例。

我孩子初三毕业前一个多月,学校和科任老师就开始加大马力组织复习。学生的在校时间更长了,作业更多了,模拟考试一次接着一次。一句话,把马力开到最足,把压力加到最大,拼尽全力,最后一搏。

但是我认为越是紧急关头越要沉下来,静下来,拼尽全力最后一搏实属莽夫行为。

毕业班的孩子,弓弦本来就张得太紧了,睡眠严重不足,白天呵欠连连,精力不济,有时候也难免有点烦躁,复习哪里有那么高的效率?还有,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刷题方式,反反复复机械训练的模拟考试,在这最后阶段,虽然如同给苹果上色,但是过犹不及,走过头了效果并不一定就好。

我决定给孩子请假在家复习。孩子的班主任和校长和我是同学,虽然老大的不情愿,认为最紧要的关头待在家里成什么体统,但是看到我一意孤行,惋惜之余,给我的孩子准了假。

请假后有人给我透露消息说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代课老师大为光火,一致认为我这样做是在害孩子,预言我的孩子可能连我们县区的第一中学都考不上。

我的孩子当时在学校全年级三百多名学生中成绩在第十名左右,他不想考县区第一中学,想报考市里的第一中学,我估计考不上,但他想考,我就支持他。

在家里待的一个多月里,早上起来,吃过早饭,我就带孩子去树林里锻炼一会,回来后由他自行安排复习,复习的时候注意抓重点,查缺补漏。同时手头的模拟题适当地做一做。

总而言之,我让孩子在家里复习,让他睡足觉,养足精气神,高效复习。复习也不再是大水漫灌,死磨硬缠,强化训练,而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注意总结,注意反思,注意查缺补漏。

中考的前一天,学校才安排毕业班毕业离校,第二天参加考试。而我在中考前两天就已经带孩子到了市里,在酒店登记了一个套间,客厅很大,很安静,光线充足。孩子住着特舒展,复习累了,我就带他去逛逛,或者带他到市一中去溜溜,熟悉熟悉环境。

当年中考成绩出来后,我松了一口气,我的孩子考上了市一中,孩子的学校报考市一中的七八个孩子,只有我孩子考上了。我觉得,我在孩子临考前那段时间的做法是正确的。

最近,有参加中高考的孩子问我最后的这段时间怎么安排,我告诉孩子们,最后这一阶段,千万不要打疲劳战,那样复习效率不高;也不要僵化机械式的硬干蛮干,那样复习效率同样不会很高。我送了他们二十个字:保证睡眠,注意调节,高效复习,查缺补漏,轻装上阵。

不知道各位家长认为我说的有没有道理,欢迎讨论,欢迎评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