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法学, 只有看不完的书籍, 没有不过气的汇编

很多前的今天,我参加高考,在那个对高三生而言最漫长的夏天我在志愿填报卡上很决绝的填上了法学专业,当时的目光坚毅、行为的果断似乎有一种老赖份子欠钱不还的义无反顾。填完之后我用一种地主家傻儿子的表情看着班主任,而班主任的目光是那么的柔和与深邃,高中三年我第一次敢如此直视班主任那么久,我们就那么在夕阳下对视着,那一次我感动且温暖了很久,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是班主任不舍得我的离开。但在日后大学生活中我逐渐领悟出来班主任当时目光里的另一层含义,对我选择专业的不解又充满关怀,更为直观的表述应该就是“想吃点啥就吃点啥吧”。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学习、培训、还是办案都在为当时手的那么一哆嗦偿还着什么,在这个不断循环往复的漩涡里内心被消耗了很多年,而上一次有人因为选择而在内心煎熬这么久还是杨过在绝情谷等她姑姑。

大一那年第一次发书,我们寝室四个老爷们是用水泥编织袋把新书扛着回寝室的,在不怎么晴朗的天气里一路蹒跚颠簸,烘托出主人翁未来的命运。也是从与法学的接触里,第一次感受到了父爱,毕竟那袋书真的像山一样沉重。每次上课我们也会盯着随便一本就上千页的教材向自己提出疑问,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能看完,最后得出结论,等它改版都看不完。书多了就可能实在看不完,然后慢慢的堆满了寝室的阳台,最后发现能从这些没看过的“新书”里获得的唯一的知识就是旧书只能卖五毛一斤。

读研之后似乎到了另一种极端,专业课基本没啥教科书,老师空手来空手回去,所有讨论的资料自己检索,折腾一圈可能也得不到答案。对于连书都没有的窘境,那一刻我竟然又怀念起父爱般的温暖。

书厚或者没书只是这个专业的表象,定期修复bug不断的改版升级才是它的地狱模式。在这个不太愿意有人读书的时代,能出现在书店的基本都是文艺男女或者等着考试的,还有就是我们这些在班主任温柔眼光注视下选择了法学等着换改编新汇编的人。合肥很多年前在市中心就有个著名的法律书店,店越来越大、老板发了财,依靠独立经营且只卖书的情况下如此成绩,原因很简单,书贵且经常换。

书从开始常用的一本通,到现在比较好用的这种何帆的《刑法注释书》都在不断的更新中(顺便说句何帆的《刑法注释书》的编排体例融入内容真的很适合办案,五星推荐),又一次把书堆到了墙角。最后你不得不学着尽量看的快一点,因为很可能书没看完它就再版了。

法学的难对个人而言是痛苦的,但对于行业而言可能不那么悲观,在网络发达的时代不再可能还有不明真相的凭着一膀子蛮劲往里冲的毕业生,等着班主任。那么毅然选择的,愿意留下来忍受这一切的都是内心有热爱的人。

在这个高考的日子里,我们可以对继来者说。法学是一个艰难需要耗费很大精力甚至是很折磨的专业,它的书很厚永远看不到头,它更新很快需要你不断的消除和更新记忆,这是一个需要勇气的选择。但同时它也是一个你认识世界的密码,通过一个个案子你会了解世间悲悯、人间繁杂,也会更加珍惜人与人真诚的价值。

有人说我们就是可以随便替代的流水工人,这一点我即同意又不太赞同。当你把自己作为一个个案子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时,你希望的是这个故事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当被害的孩子露出微笑,当被伤害的人得到赔偿,你也会从内心笑出声来。工人如何、枯燥又如何,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活成站到顶峰的样子,对得起老师,不负半生所学即可。

所以,未来者,你准备好了这份挑战了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