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讯

又一天才少年“弃中留美”, 中国培育多年, 竟留不住一个人才

张钺,是何许人?

别人需要用五年时间读完数学博士,他两年的时间就能搞定;别人为了前途早晨5点就去图书馆占座位,他能睡到中午自然醒;别人上学打游戏,他却在跟母亲比奥数。

就是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少年天才,在北大毕业后,却选择在美国发展,“弃中留美”的做法,不禁让许多人扼腕叹息。

又一天才少年“弃中留美”,中国培育多年,竟留不住一个人才

但其实和张钺作出一样选择的人,不在少数。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名校学子出国留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这样严重的人才流失,让清华领导痛心疾首,以至于在百年校庆只是,发出了此番感慨:我们无法要求毕业的学子,一定要留在国内,但是我们所知道的是,科学无国界,不管在哪里,你们都是清华的骄傲,希望你们不管在哪个岗位,在哪个国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故土!

网上对于选择国外的清北毕业生,各种嘲讽和质疑声此起彼伏,很多人会例举出前辈的例子,比如说钱学森等人,即使国内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科研设备十分落后,他们也毅然决然地回归祖国。

清华北大,是国内的顶尖学府,国家耗费巨大财力培养出来的学子,就应该留在国内,选择出国,实在是太不道德!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即使有校方领导的强烈呼吁与网友的口诛笔伐,诸多名校毕业生,仍然前赴后继地踏上了出国的道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即使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他们的生活除了热情和梦想,柴米油盐同样萦绕在身边。

除了经济因素,这些也严重制约了天才少年留在国内的决心

苦逼的硕博生涯

国内不少学生,读到硕士和博士时,对于导师,心中是又爱又恨。

导师,明面上是自己的老师,但所有的人都会称他们为老板。

为什么会这样?自己能不能顺利毕业、能不能通过答辩、能否拿到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很大一部分因素要看导师的脸色以及对自己的看法。

还有一些人,自己做了相当多的学术研究,最后发文的时候,却只能排在论文最后,只能默默当“绿叶”,主要功劳全部会归结在老师头上。

更有很多准硕士和准博士,被迫做着不属于自己项目内的研究,帮助导师做一些与自己领域和项目无关的工作,还得任劳任怨。

导师的权力过大,使得许多人在硕博期间苦不堪言。

名不符实的社会地位

我国科学工作研究者和海外学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这点,从生活许多方面都有体现。

举例说明:许多70后和80后,提起儿时的梦想,可能是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作家;现在我们问身边的孩子,未来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可能会这样告诉你:我要当明星,我要当网红,我要做直播!

如此社会现象,说明在国内做科研,是一件既辛苦又孤独,且社会认同感和价值感都不高的工作。

许多杰出的学者,在某个领域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做出重大的贡献,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人们遗忘,社会地位甚至不及明星和网红。

让人心惊胆战的社会舆论

钟南山院士的儿子钟帕德,虽不及父亲名声大,也是堂堂一名教授,国家级人才,因为用了一条爱马仕腰带,上了热搜,被诸多国人随便评论。

某某明星拥有多款限量版的大牌包包,会收获大家艳羡的目光;而学术工作者因为使用名牌,却只能收获大家伙质疑的眼光呢?

我想,这与国人对学术工作者的共有印象不无关系,学问高一定要人品好,我们习惯性地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科学人员。

一旦稍微做出些大众认为不妥的事,例如言行不当等,就要面临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想要留住人才,提高高学历人士的地位和待遇势在必行。

那些愿意扎根做科研,承受的住寂寞,一心一意奋斗在科学研究,并做出突破的人,国家不仅要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还要给他们更高的待遇,双管齐下才是硬道理。

别让那些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越来越寒心;也别让高精尖人才,越来越看不到生活奋斗的目标和勤奋耕耘的希望,这才是迫在眉睫,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