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妙黛
“我是一名一无是处的天才”
他叫杜青云,是一名天之骄子。
15岁那年,他以湖南省全省第二的成绩考入北大,上了三年大学后却主动退学。
2020年再次参加高考,并以全省第一的成绩成功地考入了清华大学。
杜青云的这番经历,听起来的确够神的!但他退学的举动,也一样令人费解。
前不久,他终于在媒体面前吐露心声,人们才有了答案。
杜青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乖巧,驯化。
父母很少尊重他的意见,只是一味地帮他做选择。哪怕上大学、选专业,也是父母给定的院系。
被束缚了多年,杜青云想要飞,却被拴住了手脚。
他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撕裂的状态,脑子里就像有两个小人儿:一个是希望自己迎合父母的期待,做众人眼中的好孩子;另一个是真实的自己,非常痛苦,濒临崩溃,无法继续在北大待下去。
即使杜青云跟父亲说明了自己抑郁的困境,父亲还是根本没有问他为什么要退学,只是坚决表示:不可以。
没人关心他的内心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父母关心的,只有自己的面子。
到了大三的时候,他终于撑不下去。不得已,父亲同意了他退学。
再次回到高三的教室,他就像重生了一样。
这一次,他重新找回了自己,再次高考,他忠于了自己的选择。
现在的杜青云,不过是一个不到20岁的少年。可是他的人生却经历了蜕变与重生。
他说:我一直被驯化,十几年都没有反抗过。到了大学才上这门课,这时候反抗的成本已经很高了。
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孩子考上名校,给他们的人生打一个包票。
可是,大学并不是人生的终点。
被父母裹挟的人生也许会暂时平坦一点,但是那终归不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的路,内心的纠结、冲突和痛苦将一路纠缠。
说到底,把孩子送入大学并不是教育的终点,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能够幸福的人才是。
考上大学后,他不知所措
杜青云的经历,并不是个例。
那些所谓的天才,那些吃过十年寒窗之苦的学子们,很多“死”在了大学里。
他叫张非,被称为“名校甩不掉的孩子”。
第一年高考,被复旦大学录取,可是他一心只想上北大。
第二年,圆梦北大后,因为沉迷游戏一年挂科7科,被北大劝退。
第三年,去了隔壁的清华大学,同样因为挂科太多而被劝退。
第四年,再次回到清华,虽然还是沉迷游戏,但是在父母的陪读之下勉强撑到了毕业。
可以说他是天之骄子,称之为神童也不为过。可是,他也实实在在是被家庭教育耽误的孩子。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给予他的爱可以说是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只需要搞好成绩,什么都不用管。
在清华陪读的时候,母亲没钱住酒店,只能在校园长椅上过夜,被蚊虫叮得浑身红肿,张非却一点触动也没有。
长期溺爱的环境,加上父母对他未来的操控,让他变成了一个空心的孩子。
他说:我一直找不到动力去学习,去积极地生活,归根到底,我没有生活的精神支柱,我不懂,我活着到底追求些什么……
像张非这样的孩子,我们都知道他们是天才,是学霸,可是谁又去想过,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个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孩子。
北大教授徐凯文曾经提出过一个“空心病”的概念,说的是孩子从小被功利与成绩推着走,长大后会变成内心没有尺度的空心人。
空心病的严重程度丝毫不亚于抑郁症,抑郁症是所见之物皆致郁,空心病是所见之物皆迷茫。
我们总是告诉孩子,上了大学就好了。
但是真实的生活却告诉他们,读了大学并没有变好,只会让他们更加迷茫。
教育不是驯化,而是辅助
根据埃里克森发展理论,12-19岁,一个人最重要的心理任务就是“完成自我同一性”。
也就是说,他们要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可是现实状况是,大多数孩子无法完成这一心理蜕变。我们都在告诉孩子,你考个好大学就行了。
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大学对于自己有什么意义,自己为什么要考大学。
被父母拉着走了太远的孩子,自己失去了行走的动力。
同事家的孩子曾经大学毕业后,本来打算留在天津发展。
可是同事觉得自己只有一个儿子,留在外地不放心。于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用了很多方法,要求儿子回老家过稳定的生活。
儿子确实听他的话回来了,可是回来之后却没有去上班。每天就在家打游戏,没钱了就跟他要。
同事想要跟儿子谈谈,儿子就说:你不是要安排我的人生吗,那你就养我到死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孩子也是如此。
别人选择的路再好,终究不是自己喜欢的。
自己选择的路,即使是跪着爬着也有毅力走完。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是个“学渣”,初中的时候,120分的数学卷子,她只能考十几分。
面对这样的女儿,李玫瑾没有开启鸡娃之路,而是开始跟女儿商量,咱们将来可以不从事数学相关的工作,要不然你锻炼身体将来当个导游,或者开个做手工的店,再不行当个行政秘书也行。
这些路都被女儿拒绝了,李玫瑾继续发掘女儿的兴趣。
终于有一天,女儿对她说,我喜欢唱歌,我想当个音乐老师。
李玫瑾看到孩子有了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开心地告诉女儿:那你就好好唱,当不了大学老师就当中学的,当不了中学老师就当小学的。
在自己的强大动力下,女儿考上了一所艺术院校,毕业后成为一名音乐老师。
把孩子的人生交给孩子,父母应该做陪伴者,而不是驱动者。
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培养一个能够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做题家”。
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
自从为人父母后,我们总是有深深的焦虑感。
生怕自己哪里不够好,自己不够努力,从而影响了孩子的人生。
可是,走出半生之后,我们环顾身边的人会发现,学历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品格与心态,习惯与心理。
一个拥有幸福力的人,走到哪里都幸福。一个发自内心想要成长的人,一定能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可是,那些被父母安排好的人,他们可能什么都有了,却缺少了主动生活的体验。
影后张艾嘉曾经也是一名焦虑的妈妈,她从小就把儿子按照精英的路子培养。
四岁就穿礼服、说英语,五岁被称为天才,六岁成为炙手可热的童星。
九岁的时候,张艾嘉的儿子被绑架了。后来虽然被救出来,可儿子却患上了抑郁症。
从那开始,张艾嘉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焦虑的妈妈,她把孩子的人生还给他自己,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一次母子两个去埃及玩,共同乘坐一头骆驼的时候,儿子回过头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
张艾嘉哭了:
“我让他成为全校最优秀的学生,他没谢我。我让他成为当红童星,他没有谢我。我倾家荡产去交赎金,他没有谢我。可在落日余晖的大漠里,他由衷地感谢我。”
孩子要的人生,也许就是这么简单。
真正内心强大的父母,既懂得为孩子提供爱与支持,也能在该放手的时候,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
即使他们跌跌撞撞,走上了那条不太好走的路。
可那毕竟是他们自己的人生,方向盘在他们自己手里的时候,他们才能给自己加油。
高考结束,中考也快到了。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明白,上大学很重要,但绝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标,培养出孩子的内驱力与幸福力,才是教育的真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