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大四男生退学参加高考: 争议之外, 为何更要看到选择背后的退路?

高考结束后,一则“大四男生退学参加高考”的事情引发争议。原初的报道是:男生为追逐艺术梦想在大四退学,并重新参加高考,而在前两年艺考成绩不够理想的情况下,这次却考得上海电影学院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

有必要说明的是,如果不详细了解当事人选择背后的故事,很容易将这样的抉择推向两种截然相反的路径。比如,“勇敢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和“已经浪费四年光阴,想靠吃艺术这碗饭翻身有些不切实际”。

毫无疑问,仅以有限的标签式报道去定性当事人的抉择,也只能得到较为先入为主的结论。不过随着媒体祭出当事人的“现实回应”及“理性发声”后,你才会发现,对于不同寻常的抉择背后,依然留有可退之路。

就如当事人直言,他既有浪漫主义的一面,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这话看起来好像有些结构性,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想“逆天改命”的人来讲,谁又不是交织其中呢?即便现实主义往往更强势一些。

并且当你知道当事人到大四的时候挂科很多、欠下80学分(当事人接受采访时称“重修一个学分288元,而且全部修完需要两三年,时间成本较高”),大三当婚礼主持月入过万后,你就明白浪漫主义背后,其实也是更多现实盘算后的结果。

不过从当事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心态来看,确实也是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的,即便他又要重新进入“大学时代”。在这个层面上,他自认为的“任性而不冲动”确实就是他的真实注解。更为重要的是,他谈到理想和现实的平衡时,能较为平实的对“自己可以挣到钱”和“自己可以有退路”加以弥合。从这个层面上,再去审视“大四男生退学参加高考”的原初报道,总会觉得先入为主的理解多半跟事实没什么关系。

实际上,当事人在看待自己被围观的问题上也趋向这个层面,直言是因为27岁的自己在做18岁孩子做的事儿,也强调围观本身跟自己关系不大,只是戏剧性的呈现而已。并且也提出一个扎心的反问,为何27岁就不能再参加高考呢?

坦率地讲,他对于自身的处境还是比较明晰的,并没有让标签本身把自己给困住或压住。至于他的追问来讲,更像是对自己抉择的自洽式表白。这方面他自己也在采访中强调“最大的困境就是自己和自己的战争”。

只可惜能发出如此觉解之词的人,多半都是跨过高山之后的娓娓道来,而真要是跨不过去,也会囿于现实的阻拦,彻底堕入现实主义的泥潭。好在热爱是光,理想不死,所以才会让非典型的英才有更多可能性。

另外当事人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强调表面上好像大学时光被浪费掉(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但他在理解大学生活之于人生的意义时,却是积极趋向的,不仅强调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也强调自己发现很多之前没有看到的东西,所以也得出一个比较自洽的信念:“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只是这里还是要补充说明一个点,当事人所笑谈的大学时光被浪费,只是基于传统意义而言的,并不是说当事人大学里什么都没干,转身就又考入理想的大学,进入热爱的专业。而是当事人在不喜欢自己所选专业的情况下,选择更早地进入社会实践,并为“曲线救国”留下退路。

可作为绝大多数人来讲,这依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因为就人生的尺度来讲,重来就意味着否定过去,甚至意味着从零开始。并且对于退路来讲,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情况下,在看待“大四男生退学参加高考”的事情,就应该更为审慎。

与此同时,虽然这是个不适合效仿的“曲线救国”范例,但是就当事人对于高考的理解及人生的觉解却值得聆听和深思。就比如他在看待这次高考及新的大学生活时,他更强调热爱本身,对于具体的表面体验并不太过关心。就如他自己强调的“自己已经上过一次大学”。

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高考生其实都是茫然的,甚至对于专业来讲,可能进入大二和大三后才能判断出自己是不是喜欢。并且多数时候,就算知道自己不喜欢也并不会立马换赛道,因为换赛道的成本对于没退路的人而言,基本上就是“自寻死路”。

所以还是那句话:“选择不是任性的结果,而是有退路后的从容”。并且每个人的人生选择本就是有差别的,对你来说没有毕业证可能不影响未来的工作,但是对他(她)而言,可能就意味着“毕业就是失业”。不得不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总存在言不尽的无奈和困苦,只是绝大多数时候,被幸存者潇洒的掩藏掉而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