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中考和高考一样,都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因为中考太重要了,每年只有一半的孩子才有机会升上高中。而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更是凤毛麟角,恭喜那些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孩子们。因为我的孩子去年也经历过中考,平常也比较关注班里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学生,他们都顺利地考上了重点高中,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把他们的学习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01陪孩子一起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孩子插上自由翱翔的翅膀。
先从我的儿子谈起吧。我和爱人都是老师,孩子上学之后,我们三个的作息时间就完全一致了。于是,我们就有很多空闲时间陪着孩子玩。上中学之前,我们住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能尽情地和大自然接触。春天,我们一起在田野里放风筝、拔茅芽;夏天,我们一起在溪流边戏水、捉鱼虾,晚上摸爬叉;秋天一起捡红叶,晚上捉萤火虫,聆听秋虫的嘶鸣;冬天,我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或者在大风天没事可做,就站在背风的墙角看横空雁阵、风逐残云。就这样,在我们的陪伴下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
我们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学生亲近老师,老师说过的话学生才爱听。同样的道理,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活动,家长说话孩子也乐意听,并且,孩子有什么不良习惯,也能第一时间进行纠正。孩子从一年级到九年级,学习上都比较自觉,该写了写,该背了背,我们没有过多干预,很省心。家长做的就是呆在孩子身边,他学习,我们看书,遇到不会的题了再给他讲解。对孩子的成绩从来没有做硬性的要求,没有逼着孩子非得考多少多少分,或者考全班、全年级多少名。总体来说,孩子的学习氛围还是比较宽松和谐的。
就这样,孩子在整个小学阶段成绩不错,但从来不是出类拔萃的孩子。到了初中,也是一样,班级里一般排三四名,年级排二十几名。有时候会排到五六十名左右,我们也没有批评过他。到了临近中考之前的两个月,孩子还是和平常一样,作息规律没有变,没有刻意增加学习时间。结果,三次模拟考试都考得还算可以。后来,填报志愿的时候,果断填了全市最好的学校市一中。最后的大考,孩子一出考场就说题太简单了,当时我就有点担心,怕拉不开分,出现高分扎堆的现象。到最后,一切都还满意,虽然够不着最好的一中珍珠班,但过正录线还是绰绰有余的。
另外,孩子在小学除了学一些特长以外,文化课只报了一门英语。到了中学,课业紧张,特长班停了,到了八年级第二学期,又报了数学和政治两科。
02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完美圆梦。
小王同学和我儿子是一个村上的同学,小学在一个学校学习,到了中学,又恰好转进市区同一所初中的同一个班里。小王同学皮肤白皙,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是一个很文静的女生。父亲在外上班,不经常回来,母亲是农民,知识层次有限,但亲戚家有几个孩子都是重点大学毕业。可能有了模仿的榜样,小王同学打小就爱学习,以刻苦勤奋保持着不错的学习成绩。
小王同学父母当时没有在市区买房子,进入中学后,每天天不亮家长从几十里外把她送到学校,中午交给午托班了,晚上再披星戴月的接回去,甚是辛苦。
小王同学学习上有个特点,就是做题非常细致,字迹工整,但往往显得拖沓,遇到比较难或者题量比较大的作业或卷子经常会写不完。进入中学以后,随着科目的增多,深度的增加,她的这个特点又被放大了,有时候感到学习有点儿吃力。听她母亲讲,作业做到半夜是家常便饭。于是,家长开始行动了。先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二手房,再给她报了一些补习班,主要是数学和物理科目。就这样,她的周末和寒暑假都被补习班占满了。
小王同学干啥都慢,但慢也有慢的好处。她属于那种领会新知识比较慢的学生,可能课堂上听得不太明白,但在写作业时,她会反复地进行琢磨,直到把题研究透为止。就这样,在自己的琢磨和老师的点拨下,成绩在七八年级稳定在八十名左右,到了九年级第二学期,稳定在前五十名。
报志愿时,她妈妈征询我的意见,还怕考不上市一中,我给她说,大胆地报吧,没一点事。谁知道去年的疫情之年,中考的数理化三科这么容易,中上等学生之间区分度很小,而平常比较怵理科的小王同学发挥到了极致,数理化三科都接近满分,最后总分比我儿子还高出了9分,被市一中录取,圆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03主动学习、讲究方法、稳扎稳打,看勤奋型学霸是怎样炼成的。
小刘同学家住在市区,一看就是一位典型的城市女孩,戴一副眼镜,说话爱笑,彬彬有礼。父母一个是公务员,一个是大学老师,这样的家庭教育往往都不会差。可能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小刘同学从小就非常爱看书,本来家里的藏书就多,几乎被她看过来了,有时间还去图书馆或者书店看书。阅读量大,书看得杂,使她的知识面比较宽广,等她上学之后,这个优势在文科上发挥出来了,语文学起来如鱼得水。
现在很多孩子和家长都比较忽视语文的学习,认为提分太难了。语文不像数理化,可以通过短期突击快速提分,语文必须靠平时的积累。小刘同学从小养成的爱好阅读的习惯,好处终于体现出来了。初中语文总分120分,俺孩儿经常考八十多分,而小刘同学能考接近110分,你看,这一科就能拉二十几分。虽然她的数理化不算特别顶尖,但她最大的优势就是均衡,就这样,初中三年,在他们班里,小刘同学稳坐第一把交椅,即使在全校,年级排名也稳定在前十名。
要说小刘同学也不是没有弱项,那就是体育,身体柔弱的她对体育一直比较发怵。从八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可能练体育投入时间比较多,也可能是父母生二胎对她的学习有所干扰,九年级第一学期成绩有所下降。但过了年之后,因为受疫情影响,体育不再考试了,只能集中精力用于文化课学习,自己也通过一些调整,她的成绩一下子又上去了,三次模拟考试每次都是全班第一,全校前5名。等到中考成绩张榜公布后,小刘同学不出所料被市一中珍珠班录取,也是他们班里唯一考上珍珠班的孩子。
我今天只是举了3个孩子的学习经历,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孩子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是很大的,不能按一个模子去培养教育。家庭背景不一样,孩子性格不一样,方法一定要灵活,这就是孔夫子一再强调的“因材施教”。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一定要因势利导,要学会包容、尊重孩子,和孩子多交心,多鼓励孩子,激励孩子进步。另外,家长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但不管怎么说,还是那句话,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最后,希望孩子们在高中阶段继续进步,都能考入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孩子们,加油!
图/来源于网络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