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解读注定不平凡的2021年新高考1卷数学

由于各省市模拟题的地域性,模拟题的选题解析对其他省份考生的备考来说更具有借鉴意义,各省市之间优质题目互为补充,思路互为扩展,但高考真题并不具有地域性,它面向的是每一个人,对高考真题的解读又是为了什么,绝对不是简单的参考答案的分享,也不是为了站在制高点以一种马后炮的形式评价高考真题的简单与复杂,分析一套高考真题应该首先从题型上与原有的备考题型以及背后的知识点作对比,分析出题形式的“新”,纵观历年高考题,并没有绝对的新题,更多的是一种经典题型的重新构造,题目的新体现在出题立意上的新和解题思路上的巧,仅此而已。

其次是分析一套试卷中不同难易程度题目的配比,分析其中有区分度的题目,结合上述两者才能对今年高考真题有较高的整体把握,分析高考题也不是为了用排除法预测来年的高考题型,每年高考前的各种预测卷等高考完之后才发现绝大多数均毫无价值,对于数学来说最好的预测不如踏踏实实复习好每种基础性常规性题型,并从中获取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的能力。

1-6题并没有区分度,第6题是讲三角函数中同角三角函数两种公式应用必备的题型。

考前记得给一个学生上课的时候说过函导数在小题中的解题方法,和大题不同,小题中的函导数更多考查的是数形结合思想,在大题中不能使用的图解法在小题中很适用,本题作出指数函数图像,确定有切线的区域后从动点和图像上的点的位置即可判断出参数的大小。

第8题考查独立性的概念,若两事件互相独立,则事件单独发生时的概率和两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相同且无影响,与其说考查数学中的概率问题,不如说考查生活的逻辑判断问题,上述8题为单选题,能看出单选题的立意以考查基础为主,即便是单选中的第8题也较为容易的能判断出来,考试中也变相给考生很大的信心。

此次新高考2卷中也有与样本数字分析有关的题目,高中阶段对样本数据分析的方法较为基础,大学数理统计中有更为深层次的内容,标准差依赖于样本平均数,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又与标准差相关,在不同的样本数据中要合理选择用标准差还是用离散系数来衡量样本的离散程度,在本题中若把样本一看做是一条直线l上的所有点,样本二则是与直线l平行且上下平移的直线,两条直线反映出的标准差(离散程度)和极差均相同。

P1,P2,P3均为单位圆上的点,利用诱导公式可把P2统一成以-β角的正余弦值所对应的点,在模长相等的条件下只需判断角α,β,α+β的大小关系即可,三年前有一道以单位圆为出题背景考查函数定义的题目相当不错,立意很新。

第11题为常见的直线与圆中的最值问题,第12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动点轨迹问题,这种题目在之前的推送中有好几期的专题训练,立体几何多选题中若涉及角度,常用到三余弦定理,在之前的推送中也给出过多次,本题相对于新高考1卷所在省份自己的模拟题缺少了最值和线面角与面面角,对应的难度降低了很多,本题中点注意C和D两个选项中三余弦定理的应用。

对于C,若判断两条异面直线是否垂直,可把其中一条直线a放到一个平面内,判断另外一条直线b在这个平面内的投影与a是否垂直即可,本题为直三棱柱,用投影判断很容易,对于D,先确定出P点所在线段后,若满足线面垂直,则A1B必定和B1P垂直,因为A1B在侧面ABB1A1中,只需把B1P投射到平面ABB1A1中看投影与A1B是否垂直即可,题目也可建系来判定,但远不如三余弦定理直接。

四道多选题中以向量的形式出现这点确实没想到,立体几何中的多选题在常规出题范围之内,此次没有出现以带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有关的判定问题,总体来看比模拟题难度简单很多。

第15题最常规做法是分段去掉绝对值,讨论最值即可,也可使用对数函数的放缩形式,在本题中由于y=2lnx是上凸函数,求出与y=2x-1平行且与y=2lnx相切时切点的横坐标,此次切点以左或以右的两函数值之差均变大,在切点处取得函数值差的最小值,这种方法仅供参考,本身也很容易理解。

第16题和去年全国2的天坛砖块数相似均考查数列的实际应用,这种题目常以数列中某个基础性的知识点套上一个与实际相关但需一定逻辑思考的形式,在本题中要看懂每次折叠无论有几种形式,每种形式的面积均相等,题目实为错位法的应用,错位法在小题中有可直接利用的公式,无需按照大题步骤来解。

此次分奇偶性求和的数列并没有出现(-1)^n这种常见且明显的出题形式,解题时可先用赋值法写出an的前若干项,找到规律后再予以证明,题目很新颖,脱离了基础常规的求通项公式以及求和,重点考查赋值法的应用。

第18题为常规的方案选择问题,结合17,18两题来看,难度起伏较为缓和,没有出现极端令人抓狂的情况。

第二问和考前太原市二模中的选择题很类似,均为三角形中的三等分点问题,解题要么使用向量,要么用两角和为180°的余弦定理相加为零来找边与边的关系,解三角形中使用向量属于其他方法,只要步骤严谨,不会出现判错扣分的情况,解题时随时注意题目中齐次式,用向量表示后出现ac与a²,b²的等式,两者并不能直接转化,利用角度之和为π时的余弦定理之和为0即可确定出所需的值,根据三角形能够成立的条件取舍。

可能是19题有些难度,第20题直接降低难度,理科数学考查空间角,文科数学考查体积表面积,新高考直接文理结合,用空间角来求锥体体积,本题上了热搜,原因也很有意思,难度不大。

第21题第二问考查斜率的定值问题,若把T点特殊化,放到x轴上,根据比例相似很容易能判定出两直线斜率之和为0,若用常规大题的方法去解,因为其中涉及同一个直线上的两段线段长度,可直接设点设直线用弦长公式表示出同一条直线上两条线段之积,由于形式的严格对称性,能直接判断出若乘积相等,只有斜率平方相等的这种条件。

若不用这种方法,由于是同一条直线上的两段线段乘积且过定点T,也可用直线参数方程的形式,设出直线的倾斜角,设两点参数为t1,t2,求t1t2=t3t3相等时角度关系也可,从题型来看,依旧是定值问题,本题并没有强加两条线段的关联性,所以逻辑分析上会简单很多。

第一问很简单,第二问看上去和第一问以及原函数并无关联,等式中有a,b两个变量,所成结论与1/a和1/b有关,在这种类似双变量问题中,思考逻辑要么将a,b的运算整体单做变量来构造函数,要么将a,b完全独立开放到等式两侧,若是不等关系,考虑用单调性,若是等式关系,考虑用零点问题,在所给等式条件中a,b是相乘出现的,因此左右两侧同除ab即可将a,b完全独立开,因为是等式,考虑用零点来处理,但构造函数时是重新构造一个函数还是利用原有的函数?如下:

若构造g(x)=(1+lnx)/x,此时根据单调性可知并不能直接与e产生关联,考虑到所证的1/a和1/b,利用原函数,将变量看做1/a和1/b即可,因为原函数极值点为1,证明>2的这一部分就是极值点偏移的证明方法,证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