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期间,有关部门提醒考生和家长要留意陷阱,谨防上当受骗。
谎称有内部信息,夸大虚假宣传。某网站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一分不浪费”等等。事实上,每年高考工作中,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内部信息,夸大宣传是这类网站和人员一贯招揽客户的手段。
谎称有内部人士,假冒专家身份。某咨询机构打出广告称“与C9、985、211院校成功牵手”“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事实上,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该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只经过几天培训就匆匆上岗,还有一些人假冒专家身份,只是按照培训过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
谎称能精准指导,实则实施诈骗。有的“志愿填报辅导”App和网站假借为考生“一对一”服务的名义,收取高额费用后失联;有的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有的要求考生填写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的链接,造成个人隐私信息外泄。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