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考生和家长紧绷了将近一年的弦也可以松了下来。十多天的休整之后,又将面临着高考出分和填志愿的挑战。
从某个角度看,高考带动了一系列的产业链——高考咨询、考前辅导、志愿填报,考场周边住宿、餐饮、应该是给这一时期内的GDP增长贡献不少,而从高考备考开始的上中下游涉及到的层层产业,不单单是高考考试的几天能包含的。考前要复习得有学习用品、考中要备考得有配套服务设施、交通出行、考后要放松娱乐各种消费,要志愿填报,甚至于考后扎堆报名驾校学车也属于“高考经济”的一个整体。由高考带动的各种社会消费,并由此而形成的一种宏观的经济现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明显。
但是回到高考本身来看,国家倡导教书育人,为国育才,但是又不是照单全收做到九年义务教育那样普及。一边强调“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一边又每年举办的高考来选拔人才的同时剥夺了一部分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权利。这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呢?
这里并不是说高考不好,毕竟自古代科举制演变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存在了几千年没有被废除一定有它的合理性的,同时国家为了强调非“唯高考论”的观点,为了培养各行业的人才,从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也在进行着改革。选科考试,单就结果来看,确实增加了一部分“偏科学生”冲击好大学的机会,同时也对特定的领域定向圈定了潜在的人才进行培养。
但是从高考实际效果的角度来讲,仍然是换汤不换药——高考后仍有大部分的学生会被分流到大专院校、分流到三本院校(虽然取消了三本,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缩小高等院校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歧视任何一所院校,有学生目标明确就是冲着三本或者专科院校的某个特色知名专业去的,以后也从事相关的工作和发展,但是大部分的高考毕业生对于所谓的“前途”和“发展通路”是迷茫的,同样是大学,有的高中生进去之后就是知识上和人格上的升华,而有的高中生进入大学之后,却走向了漫无目的人生发展阶段。“环境对一个人的习惯养成和影响是深远的”——周围的人上课什么样,宿舍里什么样,是一定能影响到自己的。经历过无数学生的我见过太多到了大四要毕业的时候还没有任何的计划和考虑,只能是随大流看别人考研了我也考考试试,看别人考公务员了我也去试试,看别人报名教师证考试了我也去试试。试了一圈下来也并没有什么太大帮助,那就去应聘去就业吧。从而把人生的垫脚石最黄金的起步阶段给荒废掉了。
也许有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思维还是固有思维:高中好好学高考就能考好——高考考不好究竟是高中没好好学——没好好学就是孩子没有学习天赋——考不好上个大专或者三本就是正常——这些学校毕业之后只有通过专升本或者考研来再次“知识改变命运”——考上了就先读读出来再规划后续——学校不好成绩一般的话就业的时候也默认“有个差不多的工作就行”——仿佛一切都已经通过一次高考的结果“命中注定”,那么的顺其自然、合情合理。
在可能的情况下,学生和家长的思路是可以不局限于这种思维定式的,可以拓展的考虑一下国外的留学,毕竟现在的留学成本和经济收入已经没有密切相关性了。拿离中国位置最近、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韩国留学举例子:一方面是作为外国学生,入学的起点就要高于韩国本国学生,避开了韩国的高考独木桥,但从语言一方面进行提升就有机会进入韩国前十甚至于前五前三的学校(世界大学排名都在前200),专业的选择也不会受到限制,对比以后国内的这种考研模式,读完本科之后研究生也是和直升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也反问国内的教育者和考生父母们:“谁说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的权利要通过高考来决定呢?”我也只是通过在国外生活的同学,了解的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同时我也在国外读过书,从一个国内上大学都费劲的高考生变成了接触到国外最优质的高等教育的亲历者。高等教育并不能包分配包就业(也许职业学校可以),但是优质的高等教育提升是从方方面面对孩子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的。文章里不展开来谈,这些提升的方面也不是像书本上知识点一样一条条写得很明确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位家长想着早早就给自己的孩子人生下定义,更不会有家长给想给自己孩子贴上平庸的标签。那为什么不脱离高考的思维让自己的孩子努力一把呢?
教育资源是不公平的但是又是公平的,在于我们怎么去追求,怎么去提供给孩子。
也许我是一个不算成功的同时经历过国内教育资源和国外教育资源的人。但是希望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在有机会的情况下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尽可能的不让自己走向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