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从来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几个兴奋到手抖,几个飘零在外头……
孩子查分,全家激动到手抖;
广西723分学霸淡定查分;
考生超一本线128分家人兴奋跺脚;
男生高考608分当生日礼物送自己;……
南京大学
当这些“热搜”都不属于你,孩子分数不理想,甚至考砸了,家长该咋办?
凉拌?还是来碗热干面?
最重要的,我想是告诉孩子——世界上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上帝的事。比如洪水、地震、自然界的活动,你无能为力。
第二件事,你的事。此时此刻,你该做什么——即便面对“上帝的事”这类不可抗事件。
第三件事,别人的事。即别人要处理以及做出反应的事情。
厦门大学
分清了这三件事,你就有了应对之策:
不要去操心上帝的事,做好自己的事,适当关注别人的事。
现在,高考分数下来了。考试之前,它是“你的事”;考完试之后,它变成了“别人的事”;分数公布之后,终于成了“上帝的事”。
所谓上帝的事,就是你没有必要再去为它费神劳力了;无论你痛苦、抑郁、焦虑、内疚、后悔,分数都在那里,不可改变。
复旦大学
不要抱有幻想,坦率承认,坦然接纳。
你要做而且必须做好的,是“你的事”:
就这点分数,我该如何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购买到“物超所值”的商品(大学)?
高考志愿的填报,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一次购物。
这次交易,是需要经历多次谈判、多次反复的。
山东大学
精细调研,充分准备,讨价还价,最终,你可能仅用100块钱就买了一台大彩电——用比较低的分数,考上一个好的学校,或者被一个好专业录取。
这叫“物超所值”。虽然你只有100块钱,但它发挥的效果,相当于1000元。
志愿填报的最终结果,无非三种:
1. 以小博大,物超所值——较低的分数考上好学校;
2. 花冤枉钱,高价买水货——高分考上差学校;
3. 公平交易——分数与学校大致相当。
浙江大学
虽然第一种情况相对较少,而且难度较大,但并非不可能,除了个别的学神、学霸,这也是几乎所有考生的“终极理想”;
实在不行,来个“公平交易”,分数和学校的档次旗鼓相当,也不错;
最怕“花冤枉钱”,分数明明不低,却进了不咋地的学校。
尤其要避免第三种。如何避免?光靠脑袋想、嘴巴说,没用;你需要下大力气,对所有自己可能填报的高校,进行深入了解。
中国人民大学
千万避免“以貌取人”,光看校名、专业名,凭感觉报考,是会吃大亏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只有一字之差,录取分数差距可就大了。
高考之前,你的身份是考生(或考生家长);高考之后,你的身份,应当迅速转变为“志愿填报研究者”,成为专家最好。
志愿填报涉及高校众多,各类专业让人眼花缭乱,不认真研究,很容易“花冤枉钱买水货”。
这是分数公布之后,最重要的“你的事”,别人无法代替。
中国海洋大学
当然也要关注“别人的事”,比如其他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尤其是去年部分高校的录取分数情况。
如果扎扎实实做,仅“你的事”,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别人的事”可以作为参考,略加涉及,不必付出过多精力,尤其不能影响自己最该做的事。
多年前,肯尼迪在谈到登月计划的时候说:“我们能够成功,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很难。”
确实,很多事情,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因为容易;太容易取得的成功,会失去价值。因为难,所以精心准备、全力投入,成功的概率会大增。
武汉大学
志愿填报也是如此。很多考生最终成功,不是因为志愿填报太容易,相反,是因为它太难了。
太难,付出精力多,多方研判,多向比较,以小博大、让分数发挥最大价值的成功,才会到来。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专栏作者,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先秦之治》《少年读史记故事·秦汉霸业》《少年读史记故事·列国春秋》《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
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