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下半场

命运充满偶然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今年的高考都可以查分了。

而蓦然回首,距我第二次参加高考已经十年了,虽然已经忘记了当年的作文题目,但白居易的《琵琶行》我还可以一字不漏从头背到尾,高三高四的每一天都似乎恍若昨日。

作为年轻人,我不想鼓吹“高考定终身”,作为高考的受益者,我也不会宣扬“读书无用论”。

我只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简单聊一聊,高考这件“小事儿”。

在没有经历过高考的时候,高考的重要性在家长和老师的无数次或明或暗的重复中,变得无限重要。如果没有特殊经历的话,高考,其实是大部分人人生中面临的、对整个人生都会产生影响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的高考,说起来还有点玄。

其实直到高三,我的志向从来都不是什么读书,更没有想过将来要从事科研。我们家也没有什么特别高学历的读书人。

爷爷往上,太爷爷那辈儿,家境不错,想来应该是读过私塾的。

我爷爷去世早,我对他不甚了解,但老爷子是建筑公司的“把头”(队长),识文断字应该没问题。我爸是高中毕业,但那个年代很多农村人初中读完就不读了,大专毕业还包分配,大学生是稀罕物,所以那时候的高中,我觉得至少得相当于现在的三本。关键是我爸继承了家族基因,聪明、不服输,啥都愿学,一学就会,白手起家,现在也成了资深建造师。

总而言之,我家的人识文断字大概是没问题的,但没啥正经读书人。家族历史上,似乎也没有什么文化名人,祖上也没人做过巡抚(皮一下,这里是对比高晓松的姥姥的爷爷是山西最后一任巡抚陆钟琦)。

所以,高中那会儿,我脑子里整天想的是赚钱。

比如,高中的时候学校要求买《牛津字典》《汉语字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等工具书,本来是学校统一采购的,到我那届,为了规范学校管理,防止利益输送,学校不再统一采购,而是要求学生自行购买。

赚钱的机会不就来了么?

不允许学校统一买,学生可以啊。所以我就跟同学,俩人合伙,先是给一个班级集中采购,然后慢慢发展到给全年级统一采购。一套三本书,差价能赚100多块钱。一个年级,没记错的话应该是600多人。

高中为了赚钱,还倒卖过手机卡、旧手机。

即使整天不务正业,上课经常睡觉,我的政史地(文综)学得也很好,经常单科第一。但是我偏科,数学150分,我也就考三五十分。发挥好而且还能抄别人几个选择题的话,能考70分。英语也不行,万年吊车尾。

所以,如果上帝不打盹的话,我现在可能是个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本本份份的小生意人,大富大贵应该不可能,凭我们家基因,应该也不至于穷困潦倒。

上帝打了个盹

神奇的是,第一次高考,竟然上了三本线。

更神奇的是,我突然想复读。至今,我也无法对当时的决定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我并没有什么灵光一现,也没有经历什么刺激的事件,就是自然而然地觉得,我应该复读,读个正经大学。

所以我现在有点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在有了较丰富的阅历或是经历较大变化后相信“命运”,因为一些看起来奇怪的命运,只有引入玄学才能解释。

无论如何,第一次高考后我决定复读。命运的巧合之处还在于,虽然我们家没有文化名人,但父母都觉得读书很重要,没有像我们当地的很多其他家长一样,让孩子随便读个本科、专科或者辍学就业。

复读那一年,确实苦。

我们那所学校,是非常著名的复读学校,以比肩衡水二中和毛坦厂中学为目标。而事实上,魔鬼程度相差不远。准军事化管理,变态,但很有效。每年的二本线上线率全市第一,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上清华北大。

那时候,清华北大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校。

与公立学校相比,这所复读学校纪律严明,去食堂吃饭要排队,出操要像军队一样整齐。允许我们晚上熄灯后使用台灯自学,虽然凌晨老师会提醒还在学习的同学应该休息了,但理论上不限制学习时间。毫不夸张,没人逼着,但我们经常晚上自主学习到凌晨一两点。

高考口号千千万,印象最深有两句。

“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第一句太过残酷,斗争性太强,好像我赢了你就必须要输。所以我更喜欢第二句,第二句骨子里也残酷,秦楚之战、吴越之争,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这里暗含的意思是“莫向外求”,做好自己的事儿,多跟自己比,争取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通过奋斗取得本就该是自己的胜利。

沉默的大多数

高中老师常常告诉我们,“上了大学就好了。”这句话就跟班主任说“你们这一届是我带过的最差的学生”一样,是一句善意的谎言。

大学也分好多种,区别是什么呢?

211、985和双非?太抽象了。更直观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大学毕业生去卖猪肉了,不稀奇,但是《一个北大毕业生决定去卖猪肉》,立刻可以嗨爆全网——这就是不同大学的区别,也是现实存在的鄙视链。北大的,卖猪肉都更有看点。

更具体的一个例子是,不同级别的学校,花在学生身上的钱差别太大。

不同大学用于培养学生的可支配收入的差距过于悬殊。比如,2021年,清华大学的预算收入是317亿,再加上财政拨款43亿,可支出收入为360亿;相比之下,温州大学是10.6亿,大理大学5.7亿,兰州财经大学4.9亿……

总体上,一个学生在普通大学读四年,耗费的资源,还不及清华北大学生的一个零头。这些,将在职场上体现为劳动力价值。

俞敏洪在演讲中曾经说,他在招聘的时候,最讨厌的大学生就是眼高手低,总以为自己很厉害,一来都想做经理。他给的建议是可以从厕所清洁工开始做起,以后你也可能成为新东方的总裁。

想当年,这碗鸡汤不知道灌倒多少人。

大学生眼高手低是通病,俞敏洪的意思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但有些东西,跟能力无关,平台的差距一辈子弥合不了,如果你第一份工作是扫厕所,那这辈子做到新东方总裁的概率理论上确实不等于零,但如果对概率求极限,那妥妥的就是零。

现实是,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比去年增加7万,再创历史新高。但重点建设的头部高校只能录取其中不到5%,大部分省市的一本上线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一个班50多个人,大概只有不到10个人进入一本院校。

2020年的高校毕业生高达870万,2021年将首次突破900万人,2022年将超过1000万人。

在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叠加下,好工作越来越稀缺,学历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叫内卷)。虽然学历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但它在职场竞争中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所以学历竞争要从娃娃抓起(这就叫“鸡娃”)。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

我们已经不是娃娃,大学,就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选择的第一个平台,如果高考没有进入更好的大学,那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个平台的差距,可能一辈子都弥补不了。

高不成低不就

高考不能一考定终身,比如有人说,当初我用一麻袋的钱,买了一麻袋的书,最后把一麻袋的书卖掉,却买不起一个麻袋。

高考考察的也不是一个人的真实水平,反应的更多的是应试能力。

高考失利,而事业成功的人比比皆是。比如,杰克马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任正非毕业于重庆大学,马化腾毕业于深圳大学。“铁娘子”董明珠,毕业于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俞敏洪曾向媒体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国内近千名青年企业家中,只有10%毕业于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80%均毕业于国内普通的大中专本科院校;其余10%的青年企业家,学历从小学到高中不等。

这也是“读书无用论”的一个重要论据。

但很多人忽视的是,2020年,清华大学内地普通本科招生人数约为3500人,北京大学本科共录取4326人,清北加起来才8000人,而18年前2002年的新生婴儿人数为1647万人。2016年的高考报考人数为940万,高校录取772万人,就读清北的人数占同龄人的0.000486,占参加高考人数的0.000851,占大学本科人数的0.00103,即使就读清北的学生创业的成功率10倍于普通高校,那来自清华北大的成功企业家的人数也必然比来自普通学校的人数少。

这能说明什么呢?

这只能说明“幸存者偏差”再次骗过了很多人——他们只看到了一部分企业家来自非名校,却没意识到这些企业家只是极个别的数据,并且这些极个别的数据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大学毕业生卖猪肉无人问津、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嗨爆全网反应的也是同样的问题,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被忽略了,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创业者是少数,绝大部分毕业生终究会成为打工人。

国内某招聘平台做过一项数据统计,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的“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薪资平均在8000-10000以上,相比之下,普通高校的应届生只敢要5562元,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一半。

如果就读的是经济稍欠发达地区的二本大学,一半的毕业生起薪低于3000元。

考研或许是这些二本学生再一次改变命运的契机。大部分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国内外升学率可以达到40-50%以上,但在一众二本学生当中,这个比例普遍不超过20%。

更现实的是,二本学校中这考研上岸的20%中的80%,要么考入本校,要么流向另一个普通本科院校,只有20%,成功进入更好的学校。

听起来挺消极、挺残酷对吧?可世界就是这样构成的。

高考不能一考定终身,但为我们的人生跃上更高的一个平台提供了一个捷径。

写在最后

我们少年时,世界会告诉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人有好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但社会的现实会告诉你,人生像抛硬币充满偶然,但偶然中又有必然:不要因为你的努力没能得到预期的回报,就认为努力没有意义,虽然你的努力无法左右结果,但能增加成功的概率。

考试已经结束了,成绩已经注定,各省市月底将陆续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

高考的分数很重要,但有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所以要更加重视志愿填报。

近几年,各省陆续高考改革,填报志愿的方式也随之而变。

决定今年入读的,对考生和家长来说,在放榜前的这十天左右,一定要搞清楚填报志愿的规则。由于每年的试题难易程度不同,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会变动。所以,与考生分数相比,考生在本省的名次更具有参考价值。

在具体选择上,要综合考虑兴趣、大学、城市、专业。

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千万不要为了什么功利实用目的而牺牲自己的兴趣,专业荣枯变化太大,现在赚钱的行业,没几年风水轮流转,等你毕业后未必依旧赚钱。而读一门自己不真心喜欢的专业,就像与不喜欢的人结婚一样,迟早是个悲剧。

考的不尽如人意的,根据自己的情况,或许应该考虑再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大学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每个人此生,读大学的机会基本只有一次,错过了、将就了,就是一辈子。

所有没有发生在昨天的如果,都不会改变我们的今天。人生没有高下,但如果有机会,趁年轻,要珍惜,多试试抓住过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注:文章源于上周末参加学术研讨会后与几位青年学者的交流,我们都三十出头,在北京和杭州的高校工作。再次回味高考,依旧觉得,虽然向上跃升的空间越来越窄(寒门再难出贵子),但高考依旧是寒门学子实现向上跃升成本最低的渠道。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们定会比当年更加努力。文章以第一人称撰写,但故事和观点来源自多位交谈对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