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年年有,今年报喜的好像特别多

最近2021年的高考成绩公布了,好多考生查到成绩后的“众生相”也霸屏了。

有傻傻分不清“爷和崽”的:

有欣喜若狂、拍案大叫的:

有一边报喜一边哭泣的:

还有一个妈妈,儿子考了654分,索性披红挂彩、招摇过市,给学校送去了一头牛。

真是高考年年有,今年报喜的好像特别多。

我们都知道,在高考这件事儿上,从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

应试教育的结果,就是“分分是命根儿”。

有人在大喜过望,就有人在黯然神伤。

有人在夸耀自己的幸运,就会有人在懊丧自己的失常。

高考,让生活变得躁动而敏感,也让个中滋味,变得百味杂陈。

其实,很多家长,都是懂得“考得好”要低调的道理的,不会过度地张扬,甚至连朋友圈也不分享。

成功的喜悦,往往会加深“错失者”的痛苦。

过度渲染高考的成功,也会造成社会上的心理失衡。

过于畸形的宣传,也不利于更多年轻人的健康成长。

最近,教育部特别发过一个通知,强调:严禁相关媒体、培训机构、中学炒作“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等信息。

就是为了避免一些学校盲目地追求高分效应和升学率,甚至为商业利益搞名堂。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让宣传学校和相关培训机构,我就去宣传学生和家长的个人表现。

这种方式,好像还更吸引人。

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个人查分的镜头:

满分淡然的,抚掌大笑的,痛哭流泪……,就差来个“范进中举”了!

不是说,这样做就不可以,想展现自己的教育实力,没毛病。

只是像这样,搞得“满城风雨”,处处“状元郎”,就有问题了。

这究竟是想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何处呢?

这又让那些“状元”以外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学子,做何感想呢?

教育的形象,应该是有口皆碑的。

不能粘上“铜臭的味道”。

教育需要普遍性、和公平性,需要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那才是教育该有的成就。

以升学论英雄,用唯分数论的办法来宣传个体,显然只能让我们的教学目的继续跑偏。

更不该隐藏商业的目的。

以此制造出社会紧张、和学习焦虑,来获取商业利益,就更有危害了。

上面提到的孩子高分后,家长去给学校送了一头牛的行为,这就值得商榷。

想要感恩学校,回馈社会,这是值得肯定的。

我们不能怀疑家长的真诚。

但以这种方式,招摇过市,就给人有了炒作之嫌。

重要的还是,它还会诱发一些攀比的行为。

得了第一的,要谢恩一头牛,那得了第二的,是不是要感恩一只羊呢?

大家以后都送来送去,那教育,是不是要变味呢?

其实,这种事情,在每年高考后,都会有所体现。

那些名堂众多的“贺考宴”、“谢师宴”,很难说没被世俗化、和社交化。

而人们一旦对这类事情产生了绑架感,就注定会让更多的学生难受,和家长为难。

学校是一块净土,是每一个莘莘学子走向社会的地方,能保持一份神圣,还是保持一份神圣吧。

高考是一场人生的重大选择,但也绝不是唯一的抉择。

考到了优异的成绩,“鲤鱼跳龙门”,这固然好,人生上了一条远航的船,乘风破浪。

但人生的路,依然漫长,依然不可懈怠,才能不被时代的航程落下。

没有考好的人,“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努力,也一样充满了希望。

当今社会,人生的选择只会越来越多,个体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大。

人就是有千差万别的,没有必要,也一定不会一直走在应试教育的路上。

尊重每一个人发展的路,因材施教,各尽所能,造福社会,那才是教育最应产生的美好画卷。

未来的社会,理应是更加“行行出状元”的社会。

拼命地鼓噪考试的分数,以高考成绩论英雄的时代,一定会过去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