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再现啃老10年海归“巨婴”: 家庭教育错位恶果何时休?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简单八个字,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江苏南京市民王先生是做生意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儿子34岁了,十多年前王先生送孩子到英国留学,本以为孩子留学回国后可以找份工作,安心过日子。让他想不到的是,儿子从英国留学回来后,一直没有找工作,整天游手好闲,父子俩为此经常争吵,有时儿子甚至会和他动手。

不论是送儿子到国外留学,还是给儿子买房,抑或给他买车,不少父母选择用自己的财富积累和社会资本,让孩子少一些“负重前行”的压力。

与许多“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寒门子弟相比,一些可以“拼爹”的年轻人没有“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生存焦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进入生活的正轨就好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海归儿子啃老10年”,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忧虑,也暴露出一个社会问题。

01

知乎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的舅舅,初中辍学后就一直待在家里,不工作,不恋爱结婚,沉迷网文和网络游戏。

这30年里,他没有干过一点活,做过一天家务。衣服是60多岁的姥姥洗的,饭是姥姥做好送到门口。他不懂任何生活技能,没有任何爱好,最大的本事是打一款名叫《征服》的古老网游。

靠着姥姥的退休金和姐姐们的接济,人过中年的他,居然过得有滋有味,心安理得。

十多年前,我们把这种人称作“啃老族”。如今,他们被叫作“巨婴”。

在武志红的《巨婴国》里,有过明确的定义: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

30岁的皮囊,3岁的心智。

这就是巨婴。

02

对于不少中国人而言,人生的意义往往是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引以为傲的子女。在这之中,孩子是无比重要的一环。然而“海归儿子啃老10年”背离了父亲的期望,引发父子之间的矛盾,也是家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小时候的兴趣与引导、心灵上的慰藉与关爱、人生价值上的指导与支持、独立人格上的塑造与勉励,都离不开父母于细微处的留心观察,也离不开在社会大环境中父母对孩子坦然放手的助推之力。父母无时无刻不是孩子坚强的后盾,但孩子的人生,终究还要他们自己来过。

需要明确的是,巨婴是错位家庭教育的产物,和家庭经济状况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一些平民家庭尽管物质生活谈不上丰盈,却依然也会培养出“巨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习惯了依赖父母,习惯了向父母无节制索取的“巨婴”很少有能自己觉悟的,想让他们回归社会,关键还是靠父母,收起对儿女百依百顺的心,才能把正确的人生观还给儿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