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二的时候,孩子成绩下滑严重,因为脑子不灵活,努力效果不是很好,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这是正常的,需要关注,但也需要耐心等待。
正常的现象正常看待
为什么那么说呢?因为高一的时候虽然说我们要学的课程是很多的,一共是9门课,但是这9门课现在看来基本上算是一种入门,入门性质的课程考试难度自然也不会太高,而且因为入门的缘故,而思考的深度也就没有那么深,理解起来以后相对来说容易一些。但是到了高二选好的科目就会集中精力学那几门科目,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思考的深度就更深了,而且考试难度也就上来了,如果学生没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状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以适应新的学习难度,那么他的成绩一定是下滑的。这个跟脑子笨不笨没有直接的关系,毕竟只有适应了整个学习体系,适应了难度之后,才能够考得更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把这种现象看待为正常的现象,用正常眼光去看待它。
这种现象需要被关注,也同样需要被重视
因为高二正是处于中间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里,绝大部分的学校都是在学习新的课程,不断在赶进度,同时也在慢慢的加大考试的难度。相对于高一来说难度上来了,相对高三来说,难度慢慢靠近了。因此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段,你只有在这个时间段里打好相对应的基础,你才能够在高三的时候更加轻松地进入到复习的阶段。只有这样,你的分数才能够更加容易提上来。
高一是入门,高二是衔接,高三是冲刺。因此我认为如何把入门和冲刺连接起来,那就要看高二的衔接了。如果衔接做得不好的话,那么高三的复习将会变得非常吃力,这回先吃某个人的上升的高度。
我们之前就是这样子,高一的时候我的成绩其实还不错,在每分科我都能够排到前10名,但是到了高二我的成绩也会慢慢下来,因为难度加大了,自己也没有重视,没有把这个衔接阶段处理好,最后在高三的时候不断地拼命在补高二的坑,而在某些科目并没有得到质的飞跃,因此高考的我考的并不理想,努力了,但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收获,或者说没有得到预期的收获吧。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高二其实没有被太过于重视,总是感觉像高一那样把知识点搞懂就可以了,但是经过了高三,就会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需要一点耐心等待
毕竟高二不是高三我们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去弥补不足,对于家长们来说更是这样子,因为你不了解现在的学习情况,考试难度的变化,课程的变化,如果强加孩子过大的压力,那他可能会顶不住的。另外一方面我始终会认为一个人就真的醒了,就真的适应了他的学习环境才能够慢慢的走上来,慢慢的走出困境。
我记得很多同学都是这样子的。他们在高一的时候有的成绩非常好,但是在高二的时候,由于难度上来了,特别是数学的难度,还有综合科的难度。只要这个难度一上来,那基本上没有好果子吃。在其中我的几个好同学都是因为高二的时候没有耐心学下去,没有好好的打基础,而在高三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这种差距,而导致他们的上限非常的低,高三确实很努力了,但也来不及了,但是也有人是例外的,他们醒得更早一点,知道高二需要做什么,就不断努力去做,努力的奋斗,努力拼搏,最后考出来成绩也是相当理想的。
具体能做些什么呢?
作为家长肯定要把心态摆正的,别太着急
毕竟到了高中这个阶段,并不是说孩子努力就能够学好了,他不像初中他不像高一。你如果真的理解了,那就很容易,如果你没有理解或者说你没有适应这种体系,那考起试来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说,作为家长都要把心态摆正了。孩子如果真的下降得很厉害,那就鼓励他就行了,让他自己走自己的路,说不定哪天就走出来了。总之一句话还是不要太着急,毕竟着急了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多和老师沟通,多和老师交流
在高中了,我想最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还是老师,只有和老师充分交流了,你才能够知道这种现象是不是正常的,这种现象消耗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毕竟老师有这么多年教学经验,有这么多的学生供他去参考,供他对比。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当面地去找学校和老师沟通,同时也多去看看孩子,鼓励鼓励他。
我记得在我们高中一所普通的高中,有这么一个家长,他每周都会去看他的学生,他的孩子了解孩子的情况,最终他的孩子也没让他失望,考上了省里面最好的大学,当然还是那句话,那个学生本身的基础不差。
回到最初遇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在高二,作为家长的真的没必要太过于着急,多给学生一点时间,没准他就能走出来了呢,他或许正在经历量变的过程,马上就要质变了。同时如果有可能的话,那就多和老师沟通,多和老师交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最后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