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高考作文真题」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优秀作文赏鉴

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修身直行为大道,取义成城酬初衷

——谈扬雄的弓弩论对青年追梦的启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出了三闾大夫对美政治世理想的孜孜求索。“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成为了守常先生为了信仰和主义而取义成仁的铿锵誓言。“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负时代的担当”是在双星陨落之际对无双国士袁老和吴老最好的缅怀。从个人的接续奋斗到民族的砥砺复兴,从美美与共的大同理想到救亡图存的紧要关头,从壮美如画的蓝色海疆到冰封万里的雪域高原,都传唱着一首关于理想与追求的歌谣。

汉代扬雄以弓弩为喻,勘破了理想变为现实的路径。以修身正心为基,以取义成仁为的,谋定后动,蓄势而发,必能功成。是呵,我们身逢盛世,亦当明确自我的时代坐标,找准自我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抱负,明晰自己的职业选择,蹈厉奋发,正道直行,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中。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理想的追求,当始于修身正行,明心见性。在不断艰辛求索、砥砺品格的过程中,理想的追求之路虽道阻且长、遍布荆棘,但终会到达。屈子以千古绝唱《离骚》剖白自我,一生追求美政理想,九死未悔,终披发行吟于泽畔,自沉汨罗,遗恨千古。他的一生虽不遇于当世,但志节不改、初心不渝。无论顺逆通达,始终葆有志洁行廉的高尚节操,纵使“芳与泽其杂糅”,仍“昭质其犹未亏”。“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他以修身洁行高标独立,传颂后世。我想,他留给我们当代青年的不在于其宏大的政治抱负,而在于其不懈求索、砥砺风节的精神和对初心的坚守、对理想的执着。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对理想的追求,当以大义为臬,以实干为梯。在不断淬炼信仰、涅槃蝶变的过程中,理想的攀援之路虽奇伟瑰怪、崔嵬险绝,但终会登顶。大钊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先锋的五四同仁,在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上艰辛跋涉、不断摸索着。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工读主义、马克思主义,各种繁杂难辨的思潮从西方扑面而来,经过各种论战和实践,中国人最终选择了用马克思主义来救中国。“镰刀斧头砺壮志,红船摇曳天地春。”中国共产党诞生,让中国革命的天地焕然一新。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举国同庆。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在回首党栉风沐雨的征程中,更感受到理想与主义的伟大魅力和磅礴力量。“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取义成仁的守常先生的诀别之语。是啊,那些为了理想和主义献身的革命先烈们,为了今天的和平安宁和幸福生活接续奋斗、前仆后继,以实干和奋斗之姿为我们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对理想的追求,当勇挑时代重任,书写无悔青春。在不断寻梦追梦、擘画青春的过程中,理想的实现之路虽几多坎坷、几多欢歌,但终会梦圆。从《觉醒年代》中的延年乔年兄弟到《破壁少年》中的清华超算团队,从战天斗地的一代代塞罕坝人到“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者团队,从“嫦娥”飞天、“天问”问天到“奋斗”深潜、“九章”问世,英雄的中华儿女始终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发展、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融。前潮汹涌,后浪澎湃。我们更当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勇于走在时代前列,扎根最芬芳的土地,投身最火热的事业,做奋斗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黑天鹅”“灰犀牛”的阴影终会散去,中国蓝、华夏魂将福泽九州。新时代的青年,应当笃信“不被世界改变,才能改变世界。我是什么样子,中国就是什么样子!”看灼灼红日,磅礴东方;菁菁后浪,再逐征帆。新时代青年更当胸怀家国,实干担当,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淬炼信仰,正道直行;新时代青年更当不负初衷,爆发伟力,把小我和大义相互融合,成就自我,出彩人生,追逐梦想,赢得未来。

让我们合聚澎湃激越的青春活力,高扬青年精神的时代风帆,冲破艰难险阻,渡过激流险滩,追求知识真理,立历史潮流,发思想先声。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助益建设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吾生也有涯,而追梦者乐无穷。

请记住:你我,皆是中国;你我的梦,皆是中国梦!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