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多地高考志愿填报陆续完成,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也陆续展开,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寄送录取通知书。多地教育部门明确,将严防冒名顶替上大学等行为,并提示考生和家长谨防受骗。
从当前的情形看,信息还是比较透明的。首先,陆续明确了高考招生的录取时间、录取方式。同时,为方便考生及时查询录取情况,官方也开辟了多种途径。在高考招生录取环节,保障公正透明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防范利用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等方式,以及利用假冒高校招生人员、校领导亲戚等,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低分高录”“补录”等实施诈骗的关键。进而言之,只要广大考生和家长坚信“只有高考成绩达到报考高校录取分数要求的,才会被高校录取”的理念,摒弃过度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态,不存侥幸心理、不信不实传言,凡事多打个问号、习惯明辨诈骗伎俩,就可以避免上当受骗。
早在2021年5月,教育部已经明确提出,要强化监督检查,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对考试招生违规违纪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零容忍,全力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同时,除了提醒考生和家长防诈骗,多地教育部门在严防冒名顶替上大学方面已经拿出实际行动。比如,河北在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式启动时,明确要严把学籍审核、身份核验、资格审核、新生入学复查等重要关口。
笔者相信,只要考生家长保持定力,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亮剑,就可以让“冒名顶替上学”现象销声匿迹,还录取招生一片净土。
——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