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

考研难度也分“等级”? 难度最高的4种专业, 22届国家线可能再涨

随着工作的入职门槛变得越来越高,社会的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这句话也被疯传,越来越多的人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考研。

据调查,2021年考研人数达到了全国377万人,相较于去年2020年,增长了36万人之多,纵观近几年的考研变化,预测在未来人数会只增不减

面对越来越多的人参加考研,竞争压力也变得空前的大,尽管2021年因为疫情原因各大高校扩招,减缓了不少考研压力。

但是随着疫情的结束,考研的春天也将结束,考研又将重回严峻的形式,所以选择好学校和专业就成为考研考生的重中之重。

考研选专业,别被热门迷惑,选上这“四大”注定会是场“恶战”

医学

总所周知,医学向来都是考研学生们的噩梦。

作为一门大类学科,其中包含了基础课程和临床实操等多项难度极高的课程,对考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也有极高的要求。

之前在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足以可见医学对于考生来说如同“噩梦”一般的存在。

除了专业本身的难度,各大医院招收医生的门槛卡在最低研究生学历这一点也为医学考研增添的不少难度。

而医学生在考研时有别于其它学科的一点在于医学的时间要求极高,因此在考研过程中仍然需要实习,也就意味着他们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医学的书籍也晦涩难懂,综合起来是的医学考生的考研难度应当难于其他大部分学科。

法学

法学历年来与医学并称为“考研双煞”,无数考生抱着想要成为律师,法官等维护正义与公平的期望报考参加,却因为专业的难度导致连连落榜。

法学是全国统考,这样条件下试题的难度,不在针对某一所学校,而是针对全国想要参与法学考试的学生。

试题难度也相对固定,因为考试人数众多,录取人数固定,所以考研的难度也逐年提升。

所有法学考生面对的难题,就是比医学更艰涩,且法典厚度惊人,想要在一年之内拿下多本法学专著,是相当困难的。

法学与医学相对的共同点在于研究生都是他们的最低招收门槛,意味着缺少研究生的学历就对于未来找工作有极大的阻碍。

因此,想要从事法学相关专业的法学本科生必定都会去考研,而加上慕名而来的跨考研究生,数量之庞大使得其考研难度陡增。

会计学

会计学的考研,相对于法学和医学来说偏向容易,但是会计在不少父母看来是一份极其稳定的工作所以报考的人数相对偏多,竞争压力大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会计对于数学的要求偏高,对于考生来说,多数是数学相对较弱的偏文科类考生,所以考试的难度变大。

加之会计这个学科已经形成已久,他的考题也从最初的看书掌握就会获得好成绩变为了除看书以外,实操和思辨能力已成为了会计考试的重点。

会计与医学的精细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细致程度甚至更甚医学,所以其对考生的心性也有考验。

计算机

计算机专业的难度,相对于其他三个来说是最轻的,但是,写代码的专业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除了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是一个挑战,更是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字运用能力要求极高,但对于数学功底好的考生,相对来说轻松许多。

但是“写代码,少头发”这样的调侃也让不少人对于其专业望而却步。

22届考研国家线恐再升,想要一战上岸,还需多多留意。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致使原本的考研局势迎来了一个破冰期,虽国线未减但扩招为不少考生减轻了考研的压力。

但据近五年的考研国线分析,未来一年考研国线将只增不减,用来应对现今考研人数陡增的情况。

那么如何让考生尽量做到一战上岸呢,小编这有以下几点建议:

选学校不要以为看985、211,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些考生为了改变自己的学历,考研时一味的将注意力投放到985、211这类高校当中,却忽略了自身是否适合和匹配其高等学府的资历。

考生要先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不然考研上岸,将会因为这个选择与你失之交臂。

复习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操之过急

考研考生需要经历一年时间备战,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年的学习,更是一年心性的考验。

考生不宜过于急躁想要短时间内追求一个高分质的飞跃,应该脚踏实地做到每日提升一小点,这样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基础牢固,考研上岸不在话下。

专注自己的弱势学科,但不要忽略优势学科

很多考生在面对自己的劣势科目,都会比较上心,但这样很有可能会忽略掉自己的优势科目。

为了保证双方都能平衡的发展,应该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在分给劣势学科尽可能多的时间的同时,注重其他学科的平衡,保证统一发展。

有时候冷门专业是个突破口

在很多考生看来冷门专业是极其不好就业的,但是部分冷门专业的考研条件较低,且招收门槛低,更加容易考上。

像农学、哲学、社会学等冷门专业,看似不好就业但都是国家发展所需专业的,所以,也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写在最后:

22届考研已经开始如火如荼地准备啦,期望这篇文章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期望大家能够一战上岸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