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善良的母亲麦琼芳: 87个孩子九成考上大学, 20个考入北大和清华

善良无关于知识层次,无关于身份地位,它只与一个人最真实的品性有关。在我国行善的人总是能够受到人们的尊敬,因为善良的背后意味着无所求,善良的背后意味着无所图,善良的本意就是希望困苦、可怜的人们能够有一个温暖的依靠。

当善良与母爱相融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往往有多出了一种更加伟大的力量。它有母爱的温暖与包容,也有世人的怜悯与善意,这种力量就像一种粘合剂能够将脆弱的灵魂粘结起来变成一个个强壮的斗士。

麦琼芳出生于1960年,麦琼芳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所以在她参加工作以后,她就一直开始进行一些慈善活动。在麦琼芳退休的那一年,她一共资助了86名学生,长期的筹集扶贫物资送往白色、河池等地。在她长达36年的善款筹集活动中,她一共筹集了400多万元善款,并将这些钱全部用于扶贫济困、帮扶老人、助学、帮助残疾人和孤寡儿童。

麦琼芳的爱心帮扶事业源自于一个瑶族阿姨。19岁那年,刚参加工作的麦琼芳听说有一位自称是她母亲的人在找她。当她见到这位瑶族阿姨的时候,阿姨告诉她自己的儿子和麦琼芳的未婚夫是战友。自己从村子里来到市里的大医院看病,人生地不熟,所以想起了和麦琼芳的这层关系。

按理来说,这种情况一般人不会去理会,因为这关系跟自己实在是没什么大关系。但是麦琼芳心地善良,她不光当着众人的面当即就喊对方干妈,还带着她在医院忙前忙后地带她看病。就这样她跟这位干妈建立起了浓浓的感情。

也正是因为认识了这位干妈,麦琼芳知道了原来在干妈的村子里原来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麦琼芳自此踏上了帮扶贫穷的路。麦琼芳几乎每个月都会去一趟乡下,每次过去她都会带去一些物资。以百色为中心周边的几个县数十个村子都有过她自助物资的足迹。

2005年的时候,麦芳琼得知了自己的邻居72岁的陈大爷患上了脑中风,麦芳琼主动的上门照顾老人,给老人洗衣做饭,整整坚持了6年时间。老人离世的时候立下了一份非常感人的遗嘱,她在遗嘱中提到自己愿意在儿女没有意见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存款和房产都送给麦琼芳,但是麦琼芳在看到遗嘱后却断然拒绝了。

36年中,麦琼芳一共资助了87名孩子,这些孩子当中有九成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20个学生还考上了北大和清华,47人在国外工作。在她家中住过1年以上的孩子就有20多个,所以她光是配家中的钥匙就配过20多把,每个在她家住过的孩子都会有一把家里的钥匙。多年来她从未换过房门的锁,就是担心有孩子回来了会打不开房门。

麦琼芳在去乡下送物资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路途难走而扭伤脚,又一次甚至还从山崖滚落在身上留下了疤痕。为了给孩子们找到可以穿的衣服,她经常四处奔走问人有没有不要的衣服。他经常会给周围认识的人说,有旧衣服不要扔,留给给她,她要带给需要的孩子们。

麦琼芳的收入虽然不高,但是她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会去打两份工。他帮助过的孩子都非常的懂事,也非常懂得感恩,总是会帮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梅琼芳经常会给孩子们说,我们什么文化,只能教给你们善良。正是这样质朴的话语和切实的行动,却让孩子们都铭记在心。

在麦琼芳帮助过的每一个孩子心里都不自觉地将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在他们的眼中,麦琼芳不光是自己的母亲更是自己的恩人。所以正是怀着这种浓烈的感恩情怀,麦琼芳帮助过的孩子个个都很有出息。

对于麦琼芳而言,行善帮助更多的人在几十年的生活中已经从一种习惯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虽然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日子非常辛苦,但是麦琼芳却从这些善举当中感到了充实和价值。她觉得行善已经不再是一件被动的事情,已经变成了生活中的一种本能反应,只要看见需要帮助的人自己又力能所及,她一定会去帮忙。

虽然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是对于敢于选择善良并坚持善良的人我们还是应当持有深深的敬佩之心。希望这样的善人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健康长寿,享受更美的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教育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