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等级最高的大学清华,任何决策和动向,都将成为教育界的改革风向标,也是其他大学效仿的对象。因此清华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惹人关注。
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屡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因为学校知名度高,录取通知含金量高,还有高颜值的白色纸雕,都让其他没考上清华的学生羡慕得眼圈发红。然而这次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再度火爆,却是因为一本书。
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又火了,新生获赠《老人与海》
从每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的内容,足可以看出学校对新生的重视程度。有些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仅仅只有一张纸,而清华大学本科的录取通知书,却羡煞旁人。
录取通知书的包裹内,足有厚厚一沓。沉甸甸的重量,让新生特别有成就感。不仅有带有纸雕的录取通知书,还有很多介绍学校详情的资料。除此之外,有一封清华校长邱勇给新生的信件,和一本外国名著《老人与海》。
清华录取通知赠书的传统已延续数年,而因为今年赠的是外国名著,而遭到了网友的吐槽: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典著作数不胜数,为何校长要单挑外国名著,本国名著已经不配入眼了吗?
网友纷纷发表意见,清华校长又遭吐槽
本来赠书无可厚非,但是网友们却看不下去了。纷纷吐槽清华校长决策有误,在录取通知书中送外国名著实在不妥,有崇洋媚外的嫌疑。此言论一时竟引发许多人的共鸣。
去年清华校长邱勇,随录取通知赠予新生的书名叫《乡土中国》,意在呼吁清华学子要热爱这片故土。而今年送出《老人与海》,主要是告诫新生,要塑造坚韧的精神品质。寓意是好的,而且赠书“土洋结合”也没毛病。吐槽的关键或许不在赠书上,而是在校长身上。
清华校长邱勇也是个风云人物,在任期间想把清华打造成世界名校,所以做出了许多与世界接轨的决策。比如促进清华学子与外国名校间的互动交流,或将在清华全校范围内实行全英文授课等,都遭到网友的无情吐槽。
连清华美术学院的LOGO都引发热议。有人觉得像一个人拿着叉子,是不是有外国文化影响太大了?实际上这个像叉子一样的符号,早在我国的古文字“篆文”中就早有出现。可以解读为一个人拿着一堆草或是火,取义薪火相传的意思。跟外国人吃饭的叉子一点关系都没有。网友也是过于敏感了,甚至还有网友呼吁“换校长”。
清华近几年确实受外国文化影响较大,而且人才外流现象严重。或者这些现象都与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学引导密不可分,所以网友才会对外国名著如此敏感。
外国名著“躺枪”,名校学生不能看外国文学?
从小老师就经常教导学生,课余时间多看看中外名著。比如《安徒生童话》、《小王子》等外国著作,都很适合大家阅读学习。甚至中学课本里,也会出现一些外国作家的文章。那么,这次给清华新生推荐《老人与海》有什么问题呢?
清华北大的学生,几乎拥有我国最顶尖的优质生源,国家倾其所有拿出各种资源培养的人才,有些学生毕业后却选择出国留学或就业,势必会造成人才流失。可是有些专家也出面解释,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总不能因此而“闭关锁国”吧。
毕竟在很多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现有的发展水平照比发达国家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优秀学子们,想出国见见世面也无可厚非。毕竟还是有许多学子在若干年后学成归来,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果我们国家的实力雄厚,也会吸引他国人才来效力,互利互惠才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原则。
科学无国界,文学也应该无国界。我们看一本书,看的是他想要传达的意境和精神。与作者是哪个国家的,并没有太大关联。网友担心名校学生受外国文化影响,也是过于敏感了,学生要是真的对外国文化感兴趣,即使没人向他推荐,学生自己也会去学习。
想要把顶级人才留在国内,不能靠文化封锁。只有国家真正的强大起来,世界各地的精英才会汇聚于此。对于身在风口浪尖的清华校长,或许《老人与海》中的名句更适合他勉励自己: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