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高考就已经过去两个月了,准大一新生们还有一个月就要迎来大学生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即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父母的管束,步入一个小社会。
而绝大部分新生没有实现经济独立,因此还要依靠父母给他们生活费,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些家长和学生之间会因为生活费出现矛盾。
录取通知书尚未收到,就因生活费起了纠纷
小陈作为一名准大学生,即将开启全新的生活,虽然录取通知书还没到,但她已经在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做准备了,她既兴奋又期待,但同时也有些许烦恼,因为她和母亲因为生活费的问题多次争吵。
小陈认为,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费应该至少要两千,否则根本不够花,可母亲却认为一千五就够了,给多了孩子容易大手大脚,两个人各有各的想法。
为此,女儿小陈直接把这件事发到了网上,并罗列了自己上大学可能的花费,来证明一千五百元真的不够花,请求网友帮忙评理。
普遍情况下,大学生一个月吃饭、零食和水果的费用就要一千多,再加上平时聚餐纳话费和网费,买生活用品衣服配饰之类,总共加起来就不止一千五了,这还不算上偶尔学校或班级要求交的一些零碎费用。
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月的生活费是一千五的话,那就可能要避免聚会聚餐、买衣服等这些活动。
其实生活费不够的情况在大学里非常普遍,刚开学时因为对大学环境和同学们都不太熟悉,日常肯定是要一起吃饭逛街的,而随着各种活动的增多,花费也会直线上升。
而尤其是女生,在衣服、化妆品、吃饭等方面,都要多于男生不少,这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父母却常常害怕孩子乱花钱,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
分析
事实上,处于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消费观念也有很大不同,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最主要不是看父母给了孩子多少生活费,而是看父母是否教会孩子独立,看孩子在大学能否跳出舒适圈,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
在上海出生、长大、读大学的宋匡浩,今年暑假并没有天天躺在家里,而是决定做一份兼职—饿了么外卖骑手。
其实父母刚开始并不是很同意,可是他认为,自己可以从这份工作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得到很大收获,并能获得一定的金钱,可以补贴以后的生活。
于是他每天为自己的工作奔忙,甚至一日三餐都是在送外卖的路上完成的。尽管他是上海本地人,但他送餐时也必须使用导航,否则就会迷路。在距离开学一周时,他给这份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此时,他开始为自己规划剩下这一周,旅游、写剧本、锻炼、读书……重要的不是他在这个暑假赚了多少钱,而是他真正将自己当成一个成年人。
他学会了不依靠父母,自立自强,而不是像很多大学生一样,理所当然地向父母要钱,也理直气壮地觉得父母给的不够多。
不是主张孩子在大学期间杜绝一切社交活动,确实,某些聚会与社交,事实上也是孩子学习和进步的一个场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可能对大学生活有错误认知,完全将那里当成一个享受玩乐的地方。而父母赚得的辛苦钱也被他们用来娱乐,用于学习的花费则少之又少。
写在最后
大学生们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紧迫感,好好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这样才不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
父母也该学会放手,毕竟上大学是让孩子学会独立依靠自己的绝佳机会,而不是习惯性地为他们解决一切,这样他们将永远不会成长。